2025-03-29
郭葉珍/北教大副教授
誰都羨慕「苦盡柑來遇見你」的IU。在朴寶劍飾演的老公眼裡,老婆什麼都是好的,無條件當寶一樣的疼。可是他們變成爸媽以後,愛就不是那麼沒有條件了。女兒 學業 成績好就是金,兒子 學業 成績不好就是土。
閱讀更多
2025-03-12
周司麗
我們可以怎麼樣探索自己的人生腳本呢?人生腳本是非常厚重的概念,艾瑞克‧伯恩用超過四百頁的著作進行了深入且詳細的探討。因此,腳本分析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在實踐中,比較簡便易行的方法是:把一個人的腳本看作一場有開端、有劇情發展以及有結局的戲劇,並探索其中包含的腳本結局、禁止訊息和驅力。本章將討論「腳本結局」。腳本結局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個人內心深處對自身命運的信念:我這一生是幸得所願,還是終為一場空……。
閱讀更多
2025-02-24
清水研
去年底過世的海野充夫先生,享壽七十。多年來,他始終與母親不和。他的父親是一名執業醫師,叔叔是東大教授,他本人也聰明絕頂,從小就不斷被母親灌輸「你要當個醫生,繼承爸爸的衣缽」的觀念。
閱讀更多
2025-01-03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
台大與清大的希望入學與特殊選才公布,國立基中數理班王辰瀚雙上榜,背後有感人故事,他是中低收入戶,國中曾無法付學費獲瑞芳鄉親扶助,基中3年來提供助學金助他度過難關,不向命運低頭發奮苦讀,家中漏水擺滿水桶陣,也無礙他在餐桌上念書。他喜極而泣,「我曾覺得上天很不公平,但眾多援手讓我學會感恩」。
閱讀更多
2024-12-03
數位內容部
再過兩個月就是農曆新年,對許多家庭來說,這是團圓歡慶的美好時刻。然而,對於弱勢家庭而言,年夜飯卻可能成為奢望。幸運的是,在統一超商公益募款平台、台灣大心社會福利協會、中華民國老人福利關懷協會等多家社福機構與企業的攜手下,這些家庭終於有機會感受到久違的溫暖。
閱讀更多
2024-10-27
聯合報/ 記者 鄭國樑 、 張裕珍
桃園市環管處去年7月招451名清潔隊員,莊智淇錄取,滿16歲後於今年1月報到,成為全國最年輕的清潔隊員;他來自單親家庭,近日滿17歲,成熟懂事,白天工作,晚上進修讀書,賺錢幫忙媽媽貼補家用。
閱讀更多
2024-10-09
蔡曉萱 整理
「我的父親生病走得很突然,因生前沒有交代任何遺願,我們在準備喪禮時,只能用硬幣擲筊去猜測爸爸想要火葬或土葬,這一直是我心中的遺憾。」弘道臺中服務處長照服務體系主任劉培菁表示。這樣的遺憾,相信許多人都曾經歷過。我們常常為工作、理財做規劃,卻很少思考自己的「身後事」。然而,隨著時代進步,死亡不再是禁忌話題。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臺中服務處的「福氣社區據點」,就有10位長輩主動提出,希望能自主決定疾病末期的「醫療決策」和「身後事」。
閱讀更多
2024-07-30
葉庭均
目前雖然很難有確切的定論來說明焦慮到底是由什麼引起的,但研究已經確認了不少因素,能增加其發生的機率。我們兒時那些造成明顯身心創傷的個人經歷,在心智未完全發育的年幼時期所遭遇的創傷,往往會對之後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
閱讀更多
2024-07-18
闕又上
上個月,華爾街知名操盤手闕又上收到電郵,邀請他參加一位女士的追思會。他一開始以為是名字相同的其他人,但打開電郵一看,才發現這是由他的日本友人A醫師的兒女們聯名寫的。他們的母親不幸前幾天過世,而這位女士剛好是他去年還通過電話的日本友人。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闕又上深感,「健康」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財富之一。當我們忙於賺錢、投資和追求物質享受時,我們經常忽略這個無可替代的資產。不論有多少財富和成功,如果失去了健康,一切都顯得不那麼重要。所以,當我們思考資產配置時,不僅要考慮股票、房地產和其他金融產品,還應該重視我們的身體健康,這才是真正全面的資產配置。
閱讀更多
1/ 15
第 1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