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2
李開復
編按:對抗癌症,是一條生死之路。他們都曾被癌症找上,卯足力氣對抗癌症。在對抗癌症這條路上,他們感受到了生命的魅力,帶有溫柔力度十足的語氣述說:來人世間這一趟,就該無懼的過日子!
閱讀更多
2019-09-09
江珈瑋
在我們的心中也許都有這樣的一個人,無論這個人是否還在這個世界上,就只是單純地想念著他,這樣的想念情緒,對成人、兒童都是一樣的心理,我們都希望那個被想念的人,知道我們不會忘記他。
閱讀更多
2019-09-05
小虎文
「林杰樑醫師被稱為『俠醫』,黃勝堅醫師則叫我『怪俠』,我覺得蠻會形容的。」許禮安自己笑稱,24小時不關機的習慣,是從急診室開始,最久還可以追溯到「B.B CALL」時期,他已經有不關機的習慣。「我隨叫隨醒,在半夜接電話能迅速回應問題。」
閱讀更多
2019-09-05
許禮安
最近看網路文章,有位病人說一句充滿智慧的話:「我雖然是病人,但請不要全部時間集中在我的『病』,請至少用一半時間待我為『人』。」
閱讀更多
2019-09-03
林芷揚
安寧病房 護理師謝宜珊,照護病人專業又溫柔,不但替癌末病患按摩、洗澡,甚至在清理穢物時,連病患家人都難忍臭味,還能有說有笑、體貼病人心情,令家屬非常感動!安寧照護強調對生命的尊重,讓病人舒適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閱讀更多
2019-08-20
黃勝堅
一個肝硬化末期的爸爸,全身蠟黃、肚子脹得大大的、插著鼻胃管,由三個女兒連扶帶撐著,一路喘進醫院。
閱讀更多
2019-08-05
愛長照
20210402編按:台鐵太魯閣號4/2發生嚴重出軌事件,造成51人死亡、至少178人受傷送醫。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一個個家庭痛失至親,悲痛不已。親人過世,怎麼可能不難過?面對悲傷,生者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周邊的朋友又該如何陪伴他們度過這場難關?----------------學術界與醫護界稱為「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我認為這是把所有人的正常悲傷情緒當成是有問題或病態,你的悲傷是有問題的才需要被輔導、你的悲傷是病態的才需要被治療。
閱讀更多
2019-07-19
安寧照顧基金會
作一個精神科醫師面對患者如何「看待」生死,往往都能從他們表達出的生死觀裡學習很多。生死事大,但是我們通常只記得頌讚生之喜悅,卻忌諱去面對或討論死亡。其實,就生命的完整性而言,生與死就是同一個循環,從生的過程中,逐漸去完成生命的價值,這樣子循環了一圈之後,生命才是完整。
閱讀更多
9/ 12
第 9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