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1
鄧惠文
我身邊的朋友,大多從介紹男友認識爸媽的那一天開始,就自動免除男友對自己爸媽應盡的責任。每次吃完爸媽招待的飯,「不用收,我媽會罵我怎麼讓男人收碗。」
閱讀更多
2021-03-17
戴登雲
妳在家帶孩子、做 家務 不比上班輕鬆,常常累得不行,但是在男人和公婆眼裡,他們會認為:男人養著妳,妳天天在家有什麼好累的?
閱讀更多
2021-03-04
福原愛, 彭薇霓
編按:台日桌球金童玉女江宏傑、福原愛結婚4年多,近來屢傳婚變,昨(3)日日媒拍到福原愛與男性友人約會照片,福原愛今日透過公司官網發出聲明道歉,「對於福原愛的相關報導,很抱歉造成大家的困擾,對不起。」福原愛3歲9個月開始打桌球、從小就是大眾焦點,被各國粉絲追逐,一言一行更是經常被放大解讀。「愛哭」幾乎是球迷對她的不二記憶點。本文摘自2020年由福原愛口述所出版《福原愛的眼淚哲學》一書,隱約透露出她的婚姻與人生觀。
閱讀更多
2021-03-04
傅恪恩
「現在買房,以後跌了怎麼辦?」這個對大多數買房觀望者,有如心中芒刺的遲疑,對半年前剛買房的義超來說,卻是個一點也不重要的鳥問題。36歲的義超,結婚剛滿3年,回想起前幾年的婚姻生活,他不禁感嘆:是漲是跌又怎樣,我到現在才醒悟,買房是成家的必需品。
閱讀更多
2021-02-24
許淳彰醫師
過年期間火鍋、年菜、乾貨、飲料樣樣來。每年年假過後都會聽到許多患者跟我哀嚎求救大過年的怎麼可能面對山珍海味而清心寡慾呢?連大許本人都做不到啊⋯⋯只好告訴大家年後的剷肉秘訣了。
閱讀更多
2021-02-05
鄧惠文
回顧婚姻中的心路歷程,有問題的是夫妻對應,公婆只是所有共同責任中的一環。那是一種跟丈夫之間有言或無言的協議,基於情感、也基於現實的平衡。
閱讀更多
2021-01-29
謝政言醫師
在診所常常聽到這樣的對話:「你這個發炎狀況很嚴重,怎麼沒有早點來治療呢?」「我這個牙齒痛很久了,但是怕診斷後需要拔牙,太害怕了才一直不敢來......」謝政言醫師表示,其實不只是小朋友會心裡抗拒看牙醫,老人家也會因為心裡抗拒而不願意及時就醫,常常忍著不舒服,尤其是針對植牙療程!
閱讀更多
2021-01-27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我有一位好朋友俞國定最近從董事長高位退休下來,開始過平凡老百姓的生活。他前幾天在臉書上,分享了他從洗碗中得到的快樂,讓我眼睛為之一亮。他是這樣寫的:沒有常態的工作之後,在家時間變多,找到存在感,成就感變成重要待辦事項。洗碗,我發現真是榮耀的偉大工作,一小時之內,可以把剛剛好像被炸彈轟過的料理台和洗碗槽裡,油膩碗盤、濁污鍋盆和殘葉敗肉一片狼籍,變成明亮潔浄乾爽的宜居環境。多洗幾次之後,在家裡的地位也提昇不少。生活比以前踏實多了,至少吃的安心,睡的安穩。
閱讀更多
2021-01-26
陳佑寰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書的開場白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臺灣離婚率很高,早已不是新鮮事。有些年輕夫妻互相受不了他方,說離就離,沒有在溫良恭儉讓的,反正還沒有小孩與複雜財產關係的牽絆。而熟年夫妻相忍為家多年,等到雙方關係溫度降到冰點而小孩已長大了,終究還是選擇離婚的,也時有所聞。
閱讀更多
2021-01-20
陳佑寰
父母名下的財產不僅是老年安養的保障,也會成為將來繼承的財產。而實務上亦常見父母很早就把辛苦賺錢買來的不動產登記在子女名下,有些也會以子女名義開銀行帳戶與買賣股票,這就是民間習慣上常見的親屬間「借名」。然而父母很少會用白紙黑字與年幼的子女簽訂借名契約,等到子女長大之後,有可能認為在他們名下的財產就是父母贈與的,而既然自己是所有權人,就可自由出賣處分。又或是等到父母過世後,有些繼承人會主張某些子女名下的財產是父母借名的,故要求應將該財產納入遺產來分配。俗話說:「清官難斷 家務 事」,實務上的借名爭議常常是各說各話,難以獲得圓滿的解決。
閱讀更多
19/ 30
第 1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