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7
傅恪恩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較上次調整的指數累計上漲10%以上,所以2023年遺贈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的生活必需之器具、職業上之工具,這4項金額均與2022年相同。
閱讀更多
2023-01-03
李雅雯(十方)
編按:很多人都知道,理財作家 富媽媽 十方,因為一場家庭火災開始學習理財而致富。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她跟科技業的先生,兩人實際上如何安排薪水?如何計算目標?做哪些事來達到目標?在他們家會做簡單的家庭財報,每年認真看待邁向自由的「業績」。比如: -為加速存下本金,他們有幾年時間選擇不出國旅行。-為了資產累積效率,他們尊奉「不買自住房」的鐵律。-在他們家,不檢討「年收入」,而是檢討「被動收入」的目標達成率。 直到幾年前,先生因科技業工作壓力太大,長期飲食不正常不僅得了糖尿病,甚至患上重度憂鬱症,嚴重到無法下床去上班,而在46歲那年,毅然離開職場。以當時情境說是「被迫提早退休」也不為過。只不過,多虧多年來長遠布局,使得他們當時被動收入已大於家庭支出,早就財富自由,先生本來就隨時可以「主動」提早退休。 或許有人會覺得,科技業薪水高,當然可以財富自由。真的是這樣嗎?有多少高薪的人,還身陷高額房貸、家計負擔,或者為籌措孩子未來教育費用,而不敢想像自己何時才能退休?事實上,薪資高低並非主因,有計劃的分配、運用有限的上班族薪水,打造出被動收入系統,才是真正的關鍵。很多人會自我設限「以我的條件,不太可能達到財富自由……」,但事實上,下定決心的那一刻,你的命運就改變了。以下舉出1個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沒有高學歷、家計負擔重、低薪工作者,他們都做到了。
閱讀更多
2022-12-12
小虎文
「當我隔著薄薄的菜瓜布、一遍遍刷掉馬桶上的髒污,對我是很大的衝擊,也是很深的體悟。」人稱「十方老師」的暢銷作家李雅雯說。一位教人房地產與股票的理財作家,卻蹲在連鎖企業的馬桶旁清潔,她的人生到了中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閱讀更多
2022-06-21
今周學堂 陳若雲
55歲開始,我花五年來為退休理財,從原本月領勞退3萬,變成一個月有5萬元現金流,重點是我已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懶人理財法,60歲後開始過著半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2022-06-02
畢德歐夫
壞債不能留,好債則要盡量拖著 上週日,我原本在古亭站的星巴克與團隊成員開會,老媽一通電話,說家中有重要客人來訪,我便立刻趕回老家。畢竟這位重要客人是老媽的國中同學,也是從小就很照顧我們家的一位長輩阿姨。 貞姨的兒子在竹科上班,剛從德國出差回台。他說有時候回老家看到媽媽粗茶淡飯,甚至午餐一顆大饅頭就搞定了,實在看不下去。
閱讀更多
2022-01-03
金錢蜘蛛網 / 李雅雯(十方)
編按:原本是國文老師的十方,因為一場火災後,從沒有本錢、沒有背景、看不懂報表,決定深入研究理財,歸納出一套「菜市場理財法」,在11年內,讓資產暴漲5千萬,實現財富自由的夢想,從月光族成為「 富媽媽 」。其中,在股票投資上,短短5年,獲利更是超過100%。
閱讀更多
2021-12-27
金錢蜘蛛網 / 李雅雯(十方)
「有一位大姐怯生生舉手,她說她和先生都曾是中研院的職員,現在都已經退休,但她先生現在重病,所以大部份的錢都要照顧先生,手頭現金很緊,而我在課堂上講到有剩餘錢要拿來投資股票,因為股票是很好的退休投資工具,可是她的困擾是現在已經65歲,手邊沒有現金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0-05-12
金錢蜘蛛網 / 李雅雯(十方)
對女人來講,投資「男人」,遠比投資「股票」來得重要?你是不是也相信,幹得好,不如嫁得好?接下來的真實故事,也許能回答這個難題。
閱讀更多
2020-05-06
李雅雯(十方)
3年前,我在上海遇見台幹S,她告訴我,32歲結婚前,她爸爸突然簽下一筆房貸,頭期款、貸款,都要她出錢,房子登記她的名字,但弟弟、妹妹、弟弟未過門的女朋友,都住在裡面。
閱讀更多
1/ 2
第 1頁,共 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