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
郭美懿
3月 山難 頻傳,玉山、合歡山共有4名山友 山難 墜谷,遺體於3/23同日尋獲;而3/15也有17人登山團在攀爬奇萊山時,發生 山難 造成1人死亡。據消防署統計發現,自2021年起, 山難 事故連續3年創下新高,統計2024年至8月底為止, 山難 死亡人數就高達51人,創下22年來新高。發生事故年齡層以50歲到59歲的中高齡自組隊伍最多,其次則是60至69歲,專家呼籲,中高齡山友就算是爬「郊山」、「中級山」也應做好登山「風險管理」,包括自己當天的身體機能、天氣狀況、危險地形等。
閱讀更多
2025-01-07
阿步(浪漫巡山員)
至今在山上所遇過的 山難 ,多數是輕忽爬山這項運動──裝備不足、誤信標示不清的捷徑、沒準備離線地圖,還有最有問題的──網路自組團。或許是一切來得太快,在大家都還沒有準備周全就踏上這片陌生的環境,再加上網路傳播快速,很多人就開始當起伸手牌,而不去認真做功課,好像網路上得到的知識都是正確的。
閱讀更多
2020-12-02
采薇
去年有個長假,我翻了翻旅遊書,決定邀幾個喜歡戶外的朋友,一起到傳說中享有「五嶽獨尊」美譽的泰山走走。
閱讀更多
2018-12-13
麥田出版
四十歲是一條界線……「最近身體變得好沉重」、「頭髮好像變得更稀疏了」、「記性愈來愈差了」等,有這些感覺的人就是進入了老化現象
閱讀更多
2018-03-01
陳柏樺
詹偉雄6年前退休後,每月至少登山一次,台灣百岳中已征服40餘座,「覺得危險就不去登山,只是賴活著」,是支撐他不停回到山裡的信念。
閱讀更多
1/ 1
第 1頁,共 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