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1
林秀娟
隨著時代演變,就算老味道,也是需要轉型包裝才能被看到,在台北市饒河街附近經營近二十年的原「老店傳承~顏玲麵線」,就是台北市商業處推動「台北市美食店家再造計畫」的最佳案例。
閱讀更多
2018-03-20
陳翊中、謝富旭
在中華郵政上班的張國立,憑藉自創的30%價值投資心法,15年來每年都獲利3成以上,身家更達上億元。能創造如此輝煌的成績,他認為,除了積極投入研究股票外,還得具備超人的「忍功」:耐得住寂寞。
閱讀更多
2018-02-12
撰文/勵心如
麻油沙公麵線、蒜苗炒松阪豬、生烤香鰻米糕……,啊!還有高粱香腸。」每年過年前,京站實業總經理柯愫吟一定會打一通電話,就是打給阿義活海產店的老闆李重義(阿義師),商討除夕菜色。
閱讀更多
2018-02-12
吳靜芳
被動元件設備及材料廠雷科在高雄前鎮的總部,和一般科技公司不同。穿過一道道辦公室隔間,後方倉庫前的空間,裝潢成複合式酒吧,牆上長逾三公尺的巨幅畫作,和總部各個角落的大膽色彩一樣,都出自西班牙藝術家雷普耶斯(Juan Ripollés)。
閱讀更多
2018-01-25
梁大文
開家高大上的餐廳,高朋滿座,無限翻桌,是餐飲人的成功標準,然而,有時礙於現實,許多人必須從小店開始創業;但更多時候,是店主只想隱身在城市的小角落,低調、慢慢地將理念與手藝實在地分享,以人情味譜成用餐節奏,拉近彼此距離,自成一片熱鬧風景。
閱讀更多
2017-11-08
太雅出版社
日本大阪有一家開業超過70年的老書店,雖然不起眼,但是只要到「公休日」,卻是有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前來拍照。是什麼緣故讓這家老書店,公休日也能成了熱門景點?原來是90歲書店老闆的巧思,悄悄打動人心...
閱讀更多
10/ 12
第 10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