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3
吳建東
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使腸胃問題成為國人隱憂,消化性潰瘍嚴重可導致胃癌,中醫視脾胃為 後天 之本,改變作息與飲食才能養出健康消化系統。
閱讀更多
2018-03-29
時報出版
我記得有一位 60 歲的老先生,罹患糖尿病已經十多年,病情嚴重到需要定期施打胰島素與服用血糖藥。基本上,我都會提醒這類病人記得控制飲食,不要貪嘴。他向來聽話,飲食一直很清淡,但每次他來找我測糖化血色素,狀況都不是很好。
閱讀更多
2018-03-21
林芷揚
今(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晝夜等長,此後開始,白天的時間多於夜晚,不但是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時節,春天也是養生的好時機。
閱讀更多
2018-03-15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45 歲男子最近小便時,竟然發出像放屁的「噗⋯⋯」空氣聲,且合併頻尿、血尿等症狀,原本診斷為泌尿道感染,但治療 1 個月後,病情惡化為血便,甚至尿出糞便,經台中慈濟醫院檢查診斷為大腸癌二期,術後服用化療藥物,現正持續追蹤。
閱讀更多
2018-03-14
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大腸癌已是台灣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根據國健署 2012 年資料,每 10 萬人就約有 45 人是大腸癌病人,台灣大腸癌的發生率是世界第一。
閱讀更多
2018-03-08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編按:國標舞女王劉真因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於今年2月前往台北榮總接受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術中由於心臟功能恢復不良,先後置放葉克膜及右冠狀動脈支架,後續因心臟功能遲未恢復,裝置心室輔助器。二月下旬及三月初,劉真腦部先後發生栓塞與出血,造成腦壓上升,院方為她進行開顱減壓手術後,雖一度有起色,最終仍因腦壓過高,於3月22日晚間不幸辭世,享年44歲,令親友與粉絲相當哀痛不捨。-----------------什麼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呢?我們的心臟有四個瓣膜,每個瓣膜就像一扇門,正常的開關可確保血流以正確的方向通過心臟。「主動脈瓣」指的是左心室通往主動脈的瓣膜,也就是左心室的「門」,正常來說這扇門共有3片門片。所謂「主動脈瓣膜狹窄」,指的是這扇門的構造異常,門片無法完全打開,導致部分血液無法正常流通,進而影響全身血液循環。「主動脈瓣狹窄」的原因包含先天異常與 後天 退化,輕微者不一定有症狀。治療方法有風險較高的傳統開心手術,以及相對安全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主動脈瓣膜狹窄,平時有哪些症狀?就醫時要注意哪些事情?相關內容請見下文:(2020/03/23更新)
閱讀更多
2017-12-27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近日天氣變化多端,早晚溫差大,適逢多雨且濕氣重,過往有濕疹病史患者,若飲食和生活作息不正常、加上壓力積聚,很容易復發,涵蓋部位包括手腳關節、內側,甚至擴及全身、臉部,發病嚴重時患部甚至會流湯水,令患者不勝其擾。
閱讀更多
2017-12-07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男人年過半百,身體老化跡象增多,攝護腺肥大就是其中之一,而夜尿、頻尿、尿不乾淨,以及突然尿急等,皆是臨床上攝護腺肥大的常見症狀。
閱讀更多
2017-11-27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現代人對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也越來越關心,但疾病有時還是會不知不覺地纏上我們,讓人措手不及。其實,有些疾病是有徵兆的,人的指甲,也能透漏出疾病信號。
閱讀更多
17/ 19
第 17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