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
今周刊編輯團隊
6月15日,成衣股王儒鴻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洪鎮海一句「我做到明年6月30日!」的退休宣言,在市場投下震撼彈。
閱讀更多
2023-07-11
小花平台
最近很流行的網路流行語「回憶殺」,意指對於過去的回想伴隨著各種錯綜複雜的情緒,從濃烈的思鄉情懷到朦朧真切的深刻情感……。說到台灣女子二人歌唱組合「錦繡二重唱」,5、6年級生一定不感陌生,這個由錦雯與琇琴組成的女子二重唱於90年代崛起,他們一路推出「明天也要作伴」、「天涼好個秋」、「單飛」、……等暢銷名曲,兩人歌而優則演,演歌雙棲之餘,還很有理財頭腦。其中,琇琴(于子育)以台劇《俗女養成記》榮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殊榮,並贏得了「國民媽媽」的稱號,但是看似事業成功的背後,你能 想像 她曾經背負新台幣近60萬元的卡債,最終靠著自創的5本帳戶理財法逆襲人生、成功由負轉正,自此人生逆轉勝。以下本文帶領讀者一窺琇琴的獨家致富之道,與先前小花平台提出的聰明理財法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更多
2023-07-07
亞瑟.布魯克斯
美國公衛署長莫西(Vivek Murthy)曾說過:「在我看診的歲月,最常見的問題不是心臟病或糖尿病,而是孤獨。」孤獨感的危害等同一天抽15根菸。
閱讀更多
2023-07-07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91
Q:我是建宏,今年49歲,老婆41歲,結婚18年,育有14歲兒子與10歲女兒;我想請教的是,我老婆在外面有男人了,我不在乎她跟那男人有肉體關係,但很怕影響家庭現在的安定,擔心孩子們因我們離婚受累,只要我一個人忍耐就好了,但想到這樣就完全無法 想像 我們家或我個人人生的未來,一片昏黑,這樣真的會對孩子好嗎?我想不通!我老婆在懷老大時,因身體狀況不穩定辭去工作,直到2年前女兒比較大了才又出去上班。她重回職場後精神抖擻,原本為她開心,但跟同事聚餐或加班等不斷增加,晚上很晚才回家,幾乎都是我趕回家給孩子們做晚飯或拜託我爸媽幫忙。我雖覺有異樣,但一直沒追究,最近她常陷入低潮,甚至對孩子們莫名其妙發脾氣,我要她坦誠說出煩惱,畢竟我們是家人,我可以承受任何狀況,老婆才說出她跟職場一位與我同齡的男上司發生關係。她說,上司不僅工作上溫柔體貼,私下也把她當女人對待,但那男人討厭小孩,才會至今未婚。她想離婚跟那男人在一起,但孩子成為障礙,也擔心那男人花心,在一起也不會幸福,不知如何是好,為此相當痛苦!我跟老婆平日相處還算不錯,但我原本就對性愛比較淡薄,從懷上女兒之後,跟老婆之間就沒有任何肉體關係,早沒把她當女人看。或許是不感覺到她有魅力,或許工作壓力,只想有點成績,將來可以獨立創業,沒有多想女人或性愛的事;也因此她跟別人上床,我不大意外,居然也不嫉妒,不在乎的程度連我自己也意外!但我很怕離婚會對孩子造成陰影,雖然我覺得可以由我扶養孩子,我父母也還有體力可以幫忙照顧,但單親家庭的孩子很可憐,所以我無法下定決心離婚。我當下是跟老婆說他們可以繼續交往,反正對方並不想結婚,別讓孩子們或任何人察覺就好。雖然我覺悟為了孩子,自己忍耐一切,跟老婆當假面夫妻、只當共同育兒的朋友也OK,但真的說出來後,反而覺得如果自己的人生變這樣,恐怕無法跟以前一樣有衝勁,對孩子們也不好?我到底應不應該為了孩子而忍耐,維持這樣的虛假婚姻呢?
閱讀更多
2023-07-04
NOW健康
心肌梗塞不只好發於寒冷的冬天,炎熱高溫的夏天也可能因為人體血管擴張,流汗過多、水分補充不足,導致體內血液變得濃稠,進而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的情形。尤其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飲食過油、好菸酒等,不分季節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應多加留意。
閱讀更多
2023-07-03
趙介亭(綠豆粉圓爸)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爸媽,「究竟怎樣才是為孩子好?」的教養大哉問,讓現代爸媽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懷疑自己。其實,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教我們如何教他」。全職奶爸「綠豆粉圓爸」勇敢翻轉傳統家庭教養模式,結合阿德勒心理學,透過親身實踐,幫助爸媽以鼓勵、信任、協助、支持、陪伴孩子,取代打、罵、恐嚇、利誘、處罰與獎賞的傳統教養法。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自然有信心與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閱讀更多
2023-06-30
謝雪文(雪兒Cher)
如果你是單身,很適合一個人旅行,不一定要離開城市,不一定非要熱門景點,拜訪一座陌生的城鎮,不用做太詳盡的規劃,不找朋友,也不找熟人,就你,就帶著自己去旅行。
閱讀更多
2023-06-29
羅伯特.沃丁格, 馬克.修茲
事實上,有些人之所以能帶給我們活力、豐富我們的生活,也許正是因為不太常見面,就像生命中其他事物一樣,平衡很重要。有時候我們與某個人只適合相處到某個程度,那樣就夠好了。
閱讀更多
2023-06-29
謝雪文(雪兒Cher)
流浪四百天踏上返鄉的路不到一個月,旋即訂了飛往東京的來回機票,朋友說:「過去一年怎麼還玩不夠嗎?不好好存錢,怎麼又要出門花錢?」我回:「一旦染上旅行的癮,即便再窮都要旅行。」
閱讀更多
2023-06-28
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饒樹文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