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潔媽
先享受還是先吃苦?不同世代、不同環境下,做法跟答案截然不同。他人的價值觀與成功故事無法照搬,因為每個人的環境起點都不一樣。
閱讀更多
2025-01-21
奇普.康利
編按:全球首家中年智慧學校創辦人暨史丹佛大學長壽中心顧問,精華集結成為《中年的選擇》。要如何愈老愈快樂?該如何看待40歲、50歲、60歲各階段,物質、情感、心智、職業的轉變?重新想像未來的樣貌,事先準備,不只變老,而是變得更好。《中年的選擇》作者奇普.康利是無數年輕創業家、藝術家、政治人物與運動員的導師,《舊金山商業時報》譽為「灣區最有創新力的執行長」。曾在四十多歲時面臨健康亮起紅燈、事業低潮、伴侶分手、摯友離世,50歲後重新找回方向。他有感於中年人需要規畫新的人生方向,卻沒有足夠資源,在2018年創立全球第一家中年智慧學校,至今有來自四十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學員,年齡範圍從28歲到88歲,希望找到新目標。
閱讀更多
2024-11-05
老楊的貓頭鷹
橘子小姐的家就像是一條「情緒發洩的食物鏈」:爸爸吼全家人,媽媽吼小孩,哥哥吼她。她活得很小心,因為她知道自己的人生沒有人撐腰。後來,她考到了一所很遠的大學,去了一座很遠的城市工作,她的目的很明確:逃離這條「食物鏈」。然而就在前幾天,媽媽的一通電話瞬間把她擊潰了。媽媽在電話那頭痛哭流涕:「你哥結婚,就缺一間房子,他過得太不容易了,都三十幾歲了,好不容易找到個媳婦,你就當可憐可憐我這個當媽的,把你這幾年的存款借給你哥買房子吧。」這筆錢是橘子小姐為自己買單身公寓準備的,這些年,她受夠了 房東 的白眼,也受夠了漂泊的生活,所以她拚命工作、加班、兼職,省吃儉用,前前後後存了五年。她震驚於媽媽的要求,也震驚於家人的自私,她的內心其實在咆哮:「我也過得很不容易啊,你們為什麼就不能可憐可憐我呢?」但她說出來的卻是:「嗯,知道了,下午就轉給你。」
閱讀更多
2024-10-09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每個人投資理財觀念不同,有的人喜歡將資金投入股市,也有的人選擇買房置產。近日一名女網友就表示,她的存款大都放在股市,但身邊卻一直有人勸她買房,讓她實在無法理解。
閱讀更多
2024-09-26
郭美懿
由鳳小岳、宋芸樺、金士傑等人主演的影集《人生清理員》,是台灣少見的特殊清潔職人劇,劇情關注「孤獨死」,場景徘徊在一個又一個腐壞、髒亂、惡臭、甚至長蛆的環境中,開播後卻以溫馨、輕鬆的調性開出亮眼收視,連續霸榜Netflix冠軍。從事特殊清潔9年的盧拉拉,從2020年電視電影版開始擔任劇組顧問,儘管劇情並非全然取材自他親身接觸的個案,卻讓更多人關注到特殊清潔、遺物整理的需求。
閱讀更多
2024-09-05
楊寧茵
「如果讓我在這裡住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我願意!」— 高雄前金區大同社宅銀髮住戶 吳衡英我幾次到「林投好客廳」都會遇到人稱「衡英阿姨」的吳衡英,她總是很熱情地招呼來訪的客人,或者協助弘道的工作夥伴張羅好客廳的大小事,還在「共生祭」時負責擔任導覽長輩,每天帶好幾團分享社區大小事,「說不累是騙人的,但真的很開心!」我原本以為她一定本來就是一個活潑外向的人,結果她說:「其實我很內向的,是天天來好客廳改變了我!」
閱讀更多
2024-08-15
嫺人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5-23
邱愛莉
在房市熱絡時,不只預售屋、新成屋熱,就連屋齡高的老房子,價格也屢創新高。到底老房子可不可以買?會不會不好貸款?甚至未來不好脫手呢?
閱讀更多
2024-05-16
李夏苹
李夏苹初入職場時,曾短暫待過殯葬業、賣過線上遊戲寶物、做過房地產廣告文案和翻譯機中文編輯,但都待不久。求職不順的她努力考上了公務員,原本在區公所處理文化行政業務,突然被調到社會課,負責老人福利櫃檯業務。趨勢話題「無緣社會」、「長壽地獄」之後,臺灣現場實況,基層公務員說給你聽。
閱讀更多
2024-05-08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
日前立委賴士葆在視察金管會打詐成效時說,有一位立委助理,從A銀行自己帳戶、匯款20萬元到B銀行,但這A、B兩家銀行戶頭都是該助理本人,卻被銀行問了半小時、最後竟然還要填表格,他質疑打詐錢沒追回來、反對正常資金流動造成擾民?
閱讀更多
1/ 11
第 1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