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1
今周刊編輯團隊
長照2.0政策施行至今快3年,政府總計投入逾750億元長照基金,市場確實也逐漸活絡多元,只不過,資源總是往最有利益的都市集中。偏鄉,因為人力成本高、案主的照顧難度深,是否存在一種結合「公益」跟「企業」的模式,讓長照的光,也能照亮原住民部落、深山裡的獨居老人?
閱讀更多
2019-12-10
小虎文
「我想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現在不是在過自己想過的人生,但是卻不願意做出任何改變;不改變自己卻只希望奇蹟發生,這是不可能的。」她提到透過了解和 探索 自己,才能逐漸了解到許多困擾自己的問題,為何會重複發生?悲劇又為何代代相傳?
閱讀更多
2019-12-10
大衛.懷特
在內心裡,我們變得明白自己愛誰,愛什麼,要怎麼去愛,要怎麼愛得更深。而只有從外頭看,只有當你回首,這才顯得像是勇氣。
閱讀更多
2019-12-03
呂揚
72歲的陳金泉,自64歲退休後,便與妻子廖英智搬到山區,夫妻倆一起開民宿、用有機法養殖雞隻和種植蔬菜,過起自給自足的鄉居生活。不但圓了自己的農夫夢,還意外重新收穫了健康!
閱讀更多
2019-11-25
皮爾斯夫人(林家羽)
她們很多都超過六十歲甚至七十歲,但外觀上不只看起來年輕,豐富的生命閱歷,也讓她們應對進退輕鬆自如,那種屬於大齡女子葷素不拘,幾乎什麼話題都能開講暢聊的彈性,讓我們每日的旅行,經常是笑聲震天,過癮開懷極了。
閱讀更多
2019-11-25
皮爾斯夫人(林家羽)
婚姻幸福的百分比,要在哪一個部分放多少比例已不重要,因為這三者全都是你,全都是我。可以獨立,有自愛,也可以成為對方互賴的夥伴。
閱讀更多
2019-11-20
小虎文
當我們逐漸認識、認清自己,隨時與自己對話;你會發現,我們可以掌握自己,擁有較高的自主權,如此一來,便不會太去依附外界的評價,或是太依賴其他人事物在過日子。愛自己不是自私,更不是不管別人,而是先發現自己內在的力量、感受到為自己而活的價值。
閱讀更多
2019-11-15
蜜雪.史丹克鮑加德
我經常問他:「你希望五年後的你是什麼樣子?」他那預言式的回答永遠是:「誰知道五年後還會不會在這世上,有什麼重要呢?」他會叫我「活在當下」,而我總是大笑,笑他真是個心思單純的人。
閱讀更多
2019-11-12
郭美懿
生命的長度或許無法由人決定,但人生的寬度卻能自己定義。單車旅行家李文能(Leo),60歲開始單車運動,並在同年展開出國單車旅行,6年來已出國騎乘30趟、累計26個國家,騎乘里程數達14369公里。他說,人生不要等,只要有機會、條件允許就騎出去,更用行動證明:年齡、語言或經濟能力都不足以侷限自己,上車就能出發!
閱讀更多
2019-11-08
林惠君
本身是醫院院長也是肺癌患者的蔡松彥,最初從正規療法做起,發現成效不彰,所幸把自己當白老鼠,花費近千萬投入自然醫學療法,加上自創抗癌餐盤,如今已從罹癌院長變身成抗癌院長!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