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2
李宇銘
有不少人是「宅男」、「宅女」,喜歡待在家中,與世無爭。這本身並無不妥,但是如果一個人只要跟別人相處,來到社會之中,就容易產生情緒煩惱,不想跟別人相處,那樣就代表自己內心有抗拒,宅在家也是一種逃避,需要進一步提升內心的抗逆能力。
閱讀更多
2020-06-15
李子勛
當你善待自己的身體,健康的身體會讓你的心靈恢復平靜。 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對生命的態度和看法。生命本身是一種存在,它唯一的特性就是時間性。生命的時間序列有一種循環的意義,看起來它是直線漸進式的,實際上是弧形迴旋式的。誕生、發育、幼稚、成長、成熟、愛情、生育、撫養、中年、疾病、衰老、死亡……生命的循環最終回到原點。
閱讀更多
2020-04-14
林芷揚
「我覺得中年人這麼努力打拼,卻因為一些人生的議題沒有解決,受困在裡面,沒辦法享受中年應該要有的成果,好可惜。」陪伴父親走過癌末與臨終的林靜君,40多歲時毅然轉業,從記者轉為諮商心理師,並專注於成人諮商,因為她深知「一個中年人,會影響一家人」。
閱讀更多
2020-04-01
蘇予昕
這些話語不但讓咪醬在經營事業過程中充滿矛盾,也讓她在愛情中無法信任對方,每段感情談不到一年就草草結束,總是擔心被對方看破手腳,看破在這個皮囊底下,一無是處的自己。
閱讀更多
2020-04-01
小虎文
所有你不喜歡的關係,其實都是一面提醒的鏡子,這面鏡子映照出我們也很想逃的那一部分。但內在整合有三個關鍵,第一個就是「認識自己」,再來就是面對自己,最後就是 接納自己 。
閱讀更多
2020-03-13
石原加受子
其實「說得也是」這句話同時也是肯定、接納任何狀態下的自己,貼近自己,給自己一個緊緊的擁抱。
閱讀更多
2020-03-05
石原加受子
「這麼痛苦的話,我就什麼都不想去感受了」、「所以說,感情真的很麻煩啊。」嗯?真的是這樣嗎?這不就是因為你把感情,尤其是負面情緒歸類為「有害」的關係嗎?
閱讀更多
2020-02-27
伊麗絲.桑德
「所有真實的人生都是邂逅。」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曾如是說。我們無法事先計畫或自行決定是否要進行一場這麼高品質的邂逅、一場讓我們真心覺得自己真正活著的邂逅,但我們可以設法營造最佳的先決條件。
閱讀更多
2020-01-09
何權峰
「活出真我」才能無所畏懼。只要你一直想滿足別人對你的要求,只要你一直擔心別人會怎麼想,你就會感到恐懼。無畏無懼,只有在你下定決心做自己時才會出現。 接納自己 ,成為你真實的樣子,自在地做你自己,這就產生了自信,無所畏懼。
閱讀更多
2020-01-06
小虎文
潛意識溝通專家沈唐說「活在未來會焦慮,活在過去會憂鬱,活在當下會快樂!」可是她也曾離婚不敢跟任何人說,自我逃避了好多年,才有勇氣為自己而活,她也特別容易理解「女人為何很難走出來?」
閱讀更多
4/ 6
第 4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