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7
許皓宜
一個女人準備要結婚了,準婆婆將她喚去,把家傳的手鐲傳給她。「你是長媳,要擔負起興旺家族的責任。」準婆婆指著與自己房間最靠近的那扇門說:「未來這門後就是你的家,要記得丈夫是天,凡事要以他的意見為優先,婚姻要懂得忍讓。」女人默默地記下婆婆的話,心裡掛記的是,自己家裡也有個身體欠佳的老母親,需要女兒陪伴。
閱讀更多
2020-04-16
葉惠君 護理師
這是我與他們的故事, 因為他們, 我體會到世事無常……。那是在一個飄著細雨又悶熱的五月天,我結束上午的居家訪視,匆匆回到安寧病房,與阿中和三姊一同討論出院計畫。
閱讀更多
2020-04-15
李春杏
接納需要學習需要勇氣,更需要時間來好好消化,儘管將心裡的猶豫先全部擱著,好好告訴父親自己心裡的糾結,好好跟父親說說從小到大的感謝與道歉,好好的告別,把愛說出口,讓父親有機會安息,讓自己有機會釋懷。
閱讀更多
2020-04-13
吳若權
成長過程中的許多遭遇,既然已經發生,若純粹把目前自己沒有勇氣的原因,歸咎於過去沒有被好好教養或對待,根本無濟於事,還是要願意面對現實,重新建立自信才行。
閱讀更多
2020-04-10
汪慧玲 護理師
「探訪病人前,務必打電話交班!」照會單上出現了一串不尋常的文字,原以為是病情複雜,沒想到卻是人事複雜。在我撥電話之前,醫師就已經先找到了我。「這床是一位『大哥』,他不久前已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現在情緒起伏很大,一直想把氧氣扯掉,什麼話都不說,一心求死。他太太是越南人,中文字只認得自己和家人的名字,三個小孩裡面最大的十七歲……。」
閱讀更多
2020-04-09
林芷揚
現代人壓力大,失眠問題愈來愈普遍,尤其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尚未平穩,許多民眾每天接觸相關報導而影響心情,種種的 擔憂 與不安導致難以入眠。醫師表示,暫時性失眠者,可透過運動、生活習慣的調整而改善,但失眠如果成為持續症狀,就要考慮是否為身心方面的問題,建議尋求醫療上的專業建議。
閱讀更多
2020-03-27
我們都有病, 謝采倪
他是陳冠宇,一名中醫醫師。念大學的時候,他的爺爺被發現胃癌末期。今年,爸爸也被診斷出口咽癌四期。家人的罹病,讓他行醫以來,比其他醫生多了一份同理心。
閱讀更多
2020-03-27
華人健康網
更年期一定得承受失眠、盜汗之苦?1名48歲的女性近年來常出現心悸、臉部潮紅、燥熱及易流汗等症狀,尤其夜間更是明顯,睡眠品質也因此大受影響。而近來失眠狀況更是日益嚴重,常需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睡;且時常莫名憤怒、憂鬱、煩躁不安,看什麼都不順眼。
閱讀更多
2020-03-19
林芷揚
阿華姨退休後忙著帶孫子、做志工,看似生活充實,實則非常焦慮,經常擔心子女和先生,就連買菜、做家事也總是 擔憂 自己做不好或趕不上時間,晚上則常常失眠,導致白天更疲勞。原來,阿華姨這樣的表現就是典型的「焦慮症」。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