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4
NOW健康
70歲的林爺爺,突如其來的劇烈腹痛,竟是肝腫瘤!來到台北慈濟醫院,電腦斷層檢查顯示1顆5公分大的肝腫瘤,情況危急。經診斷為早期肝癌,且未轉移,由一般外科陳昱天醫師進行手術。由於林爺爺與太太相依為命,沒有工作,考量經濟壓力,起先婉拒所有治療方案,所幸在醫師、專師、護理師及社工師不懈協調下,最終由陳昱天醫師執行手術,將腫瘤及周邊組織切除,術後林爺爺恢復狀況良好,5天後平安出院。
閱讀更多
2025-02-27
清水研
接下來,我要分享千賀泰幸的故事。他坦然面對了癌症,並為我人生後半段的困境指點了迷津。千賀先生來看診時五十四歲,從事科技產業。他在公司負責業務開發,經常往來日本各地,可說是個工作狂。他結了婚育有三子,他一直認為當個強大的父親保護好家人,就是他最大的責任。
閱讀更多
2025-02-13
照護線上
肝癌是台灣重要的健康議題,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會在較晚期才發現肝癌。高雄長庚醫院放射診斷科教授鄭汝汾醫師表示,當腫瘤較大、較多或侵犯重要血管時,可能無法直接進行切除或肝臟移植,必須考慮多種整合性治療,包括肝動脈栓塞、標靶治療、免疫治療、釔-90微球放射治療等。接受這些治療後,如果能夠讓腫瘤降期,患者便有機會接受手術切除或肝臟移植。
閱讀更多
2024-12-20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海洋汙染日益嚴重,民眾攝取魚油小心吃進大量重金屬!家醫科醫師周益田表示,魚油主要製作原料是海洋中的魚類,嚴重汙染問題使海洋變成垃圾場,導致食物鏈頂端的大型深海魚體內可能殘留有毒致癌物,他建議選購小型魚製成的魚油比較安全;且要經過超臨界萃取淨化技術去除汙染物,較無食安疑慮;同時產品有逐批檢驗、逐批公告,才不會愈吃愈毒,傷害到健康。
閱讀更多
2024-12-13
癌症希望基金會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是可以被「治癒」的癌症,數10年來,一線治療的唯一處方是合併標靶藥物及化學治療的R-CHOP療法;近年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出現可為病人帶來更好的預後、降低復發率。
閱讀更多
2024-11-01
卓良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2024-10-28
徐超斌, 謝其濬
突如其來的中風,改變了一切。徐超斌明顯變得消沉,不太愛說話。下班後,他也不再跟以前一樣,找大家一起吃喝說笑。他經常坐在電腦前,沉默地盯著螢幕。為了鼓勵徐超斌振作,老戰友張小雲建議他寫部落格抒發心情。一開始,徐超斌顯得興趣缺缺,張小雲為他註冊了帳號,他也只是看看別人的文章,自己一篇都沒寫。幾個月後,他突然心血來潮,開始寫下他的部落醫師手記。
閱讀更多
2024-08-08
蔡曉萱 整理
隨著父親節到來,更應守護父親的健康!特別是一個常被忽視但卻威脅著中高齡男性的隱形殺手——「攝護腺癌」。根據最新統計,攝護腺癌已躍升為台灣男性發生率第六、死亡率第五的癌症,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閱讀更多
2024-03-08
照護線上
攝護腺癌是非常常見的男性癌症,好發的年齡層是比較偏高一點,平均大概在60歲到80歲之間,攝護腺癌非常常見,不過我要跟大家強調的是,攝護腺癌相對比較友善,因為攝護腺癌癌細胞的生長速度,相對是比較慢的,是屬於一種比較像慢性疾病。
閱讀更多
1/ 14
第 1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