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周冠男
理財是主動的,要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積極擬定支出計畫及投資目標與策略。理財規劃主要的工作是資本配置,決定將資金配置在無風險資產及有風險資產的比例,並在合法範圍內,盡量將稅負降到最低。無風險資產包含現金、定存、銀行存款及美國國庫券,有風險資產包含有風險的固定收益證券(即債券)、股票及房地產。債券有國內外長短期國家債券及公司債券,股票則有國內外公司的股票。
閱讀更多
2024-11-22
枡野俊明
編按:「世界最尊敬的100位日本人」禪僧枡野俊明認為「凡事適度不過度」,每天改變一點點,就能培養幸福的體質。他希望透過新作《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幫助大家調整好日常生活,步上健康有活力的人生。學重視「適度」的概念,提醒人要不偏頗、不走極端。特別是身心不適的人,無論是飲食、工作、花錢、用手機等各方面,都要能從「不過度」的觀點,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只要能掌握適度的感覺,必定能減輕身心負擔。
閱讀更多
2024-11-22
林靜芸醫師
整天盯電腦或是滑手機,眼睛會痠脹、視力糢糊,這種常見的現象被形容是眼睛壓力。造成的原因不單只是盯螢幕,其他包括閱讀、寫作、針織、撿菜、工筆畫、拼布、程式設計等。為什麼眼睛會有壓力呢?有幾個原因,人們專注盯著螢幕或閱讀時,常停止眨眼,我們靠眨眼來潤濕眼睛,而減少眨眼會讓淚水蒸發,眼睛變乾,造成視力糢糊、刺痛或是眼內有砂礫的感覺。
閱讀更多
2024-11-20
康哲偉
編按:作者曾擔任知名職場雜誌副總編、財經管理雜誌副主編,在邁入中年,全力拚搏事業之際,卻遭逢父親意外跌倒,短短一年,時年79歲的父親由健步如飛到二度跌倒臥床,全職照顧的母親也因心神、體力不繼出了車禍,於是家人分工、醫療、財務、看護與法律等問題紛沓而至。父親逝去後,他決定分享自身經歷,企畫這本給上班族看的「知老小百科」。
閱讀更多
2024-11-19
李偉文
以前的人追求長壽,現代人重視活躍老化,因為健康的長壽才是真長壽,但是當我們可以健康地活著之餘,就不免會思考,如何活出讓自己覺得很值得,沒有遺憾的人生呢?
閱讀更多
2024-11-18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台灣超過一半民眾每天習慣補充一種或多種保健食品,大家都抱著「有吃有保庇!」的心態,就像很多人為了促進新陳代謝,讓體內廢物不囤積而去補充魚油,卻不清楚攝取低濃度魚油其實沒有補到位,等於是一種健康浪費,還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訊息,營養師邱馨霈教你破解魚油8大迷思!
閱讀更多
2024-11-18
周冠男
散戶投資人喜歡高股息或高收益金融商品是全球性現象,不是台灣投資人獨有的迷思,投資標的配發現金收益時,投資人會非常「有感」,畢竟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相較於股票、債券、選擇權和期貨等每天本金大幅震盪、搞不清楚到底有沒有「賺到錢」的金融商品,投資高股息或高收益金融商品能收到現金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這正是心理偏誤的具體呈現,為什麼一定要拿到現金才是有賺錢,難道股票和債券帳戶裡還沒變現的錢不是錢嗎?
閱讀更多
2024-11-15
郭美懿
近日有立委爆料,揭露醫界聚餐「有情有義有粉味」,事後查證卻發現在場女性皆為女性醫師,且在專業領域各擁一片天。女醫們陸續在社群平台發文吐露心聲,表示醫師脫下白袍後應該也有打扮的自由,能以自己喜愛的穿著展現美麗自信。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也說,職場上的確需要專業形象,但只要公私領域劃分清楚,我們都應尊重,不該用刻板印象來評論。
閱讀更多
2024-11-15
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翁睿彥
每當秋老虎發威,氣溫忽高忽低,關節就開始卡卡的或疼痛起來了嗎?根據研究顯示,氣候變化與關節疼痛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當氣候變天時,關節疼痛的發作機率會增加20%,台灣的研究也發現,約2/3的關節或慢性疼痛病患在天氣變化時,症狀會加劇。這一現象提醒我們,天氣不僅會影響情緒與日常生活,也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小的衝擊。
閱讀更多
2024-11-15
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
老王長期在泌尿科門診接受攝護腺藥物的治療,近來他發現當每當天氣變冷時,他需要上廁所的次數就會增加,甚至晚上起來的次數也會增加,導致睡眠品質不好,因此需要增加頻尿的藥物,可是一旦天氣變熱,這些症狀都會不藥而癒。門診中類似老王的狀況很常見,不只攝護腺肥大的病人,很多是有膀胱過動或是敏感的病人,每到冬天或天氣變冷時,不論年紀,不少人都會因此膀胱變得更敏感,嚴重時會導致一直跑廁所的現象,白天如果剛好在工作或會議中,這些狀況會造成困擾甚至中斷工作或會議,晚上如果有這些情形更會導致睡眠不足,造成隔天沒精神,甚至有些老年人會因夜間上廁所次數增加,不小心跌倒造成骨折或腦出血等傷害,造成生活上的不變。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