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7
李香誼
我民國三十六年出生,今年七十一歲,一輩子都住在池上,只有一陣子去外地念臺東女中。我對池上最有記憶的就是大坡池,那時候孩子憨膽呢!
閱讀更多
2019-05-06
許怡先
在一家老報的前老社長的辦公室裡,我遇見了一位風度翩翩的熟齡男士。他自我調侃地說:「我就是那個當年『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的男主角─鄭余鎮。」
閱讀更多
2019-01-24
新自然主義
所謂上年紀,就是一點一滴累積某些收穫的歷史,另一方面卻也意味著逐漸放手的過程。才想到以前會玩的槓上翻轉,現在已經玩不來了,接著就發現向來引以為傲的滿頭青絲,如今也花白了。
閱讀更多
2019-01-15
林靜芸
人類為了生存,天生有趨吉避凶的智慧。我們年輕的時候,以這種智慧追求健康、家庭、財富等等。進入老年,身體不免疾病殘缺,周遭環境也常不如人意,如果我們還是堅持完美,容易失望。
閱讀更多
2018-10-02
愛長照
溝通的障礙,未必是因為世代的不同,但是有一個原因,絕對是會造成溝通障礙的,那就是:「心直口快,有話直說」。這八個字,一直到現在還是處於一種模糊地帶,有人把它當成優點,認為它等同於誠懇率真,但有人則認為它簡直就是「說話不經過大腦」。
閱讀更多
2018-08-30
邱璟綾
台灣預計在八年內從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化速度儼然成為新國安問題!為了因應超高齡社會的來臨,《今周刊》8月30日邀請日本東京都武藏野市長松下玲子,與台北市長柯文哲、台東縣長黃健庭三方座談,松下玲子表示,面對高齡政策大家都沒有經驗,不斷修正並隨時改善,才能有美好的未來。
閱讀更多
2018-08-01
梁任瑋
面對生病的爸爸,她說:「父親回應一個眼神,就是獎賞。」面對古靈精怪的女兒,他說:「就不停地去尋找答案吧!」父與女,不管曾經鬆手或放手,一條溫柔卻堅韌的線,總是繫著彼此兩端。
閱讀更多
2018-01-04
陳亭均
「如果有件事要做一輩子,我想畫畫。」高三時的這個領悟,讓本名廖俊裕的廖小子,背棄了父親對他成為一名律師的冀望,毅然選擇了美術系。出身工人階級家庭,台灣庶民生活中,一般人眼裡俗豔的元素,傳單、打火機、電子花車⋯⋯,在他的創作中,卻成為最獨樹一格、生猛又接地氣的台灣美景。
閱讀更多
5/ 6
第 5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