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正向

顯示第 2712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說到底,人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中年後學會2件事,一個人輕鬆自在更快樂

tCol 2019-10-10

林靜君談心室

說到底,人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中年後學會2件事,一個人輕鬆自在更快樂

最近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受到很多討論,女主角陳嘉玲年近40歲,赫然發現自己沒車沒房沒老公,然後還丟了工作,正式加入魯蛇行列。這故事勾動起諸多的女性心有戚戚焉,朋友J每回追劇必哀號,「所以呢?一個人有什麼不好?!」

閱讀更多

不要讓年紀限制你!跟著心理專家做「7個練習」,50歲後找到源源不絕的正能量、創造陽光小孩

tCol 2019-10-08

史蒂芬妮‧史塔爾

不要讓年紀限制你!跟著心理專家做「7個練習」,50歲後找到源源不絕的正能量、創造陽光小孩

請你回想一下,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曾經怎麼樣毫無偏見地觀察這個世界,許多你如今所擁有的關於美與醜、對與錯的規則,當時根本就不存在,事物就像它們本身那麼簡單。耐人尋味的是,就連那些有個著實悲慘童年的人,也都能憶起童年的這種輕鬆。

閱讀更多

小心,有毒!你必須停止「這樣說話」,心理師告訴你,為什麼「正能量」會傷害人

tCol 2019-10-07

留佩萱

小心,有毒!你必須停止「這樣說話」,心理師告訴你,為什麼「正能量」會傷害人

不僅不去談論心理健康,我還觀察到這個社會充滿了許多「毒性正能量」(Toxic Positivity)。當一個人出現負面情緒時,其他人會告訴他:「往正面想就好!」「不要想那些負面的東西啦!」「開心一點!」「悲傷難過有什麼用,要往好處想。」毒性正能量告訴你,只要想開心的事情,那些負面的情緒就會消失不見。

閱讀更多

「壓力+飲食不當」害我腦中風!專治中風醫師41歲中風:驚心動魄時刻,多虧這一招救了我自己!

tCol 2019-10-03

吳思瑩

「壓力+飲食不當」害我腦中風!專治中風醫師41歲中風:驚心動魄時刻,多虧這一招救了我自己!

醫師也會腦中風?具備中西醫雙執照的神經內科醫師邱顯學,41歲那年急性腦中風,當下他為自己扎針,脹麻感頓時退散;復健調養2周後,他重新上班看診。從腦中風到恢復正常作息,邱顯學如何用中醫針灸救自己一命?

閱讀更多

50歲後,為什麼她的人緣越來越好!因為她都用「這五種問句」說話,善意就像好球,要讓人接得下

tCol 2019-10-02

愛心理

50歲後,為什麼她的人緣越來越好!因為她都用「這五種問句」說話,善意就像好球,要讓人接得下

沒有徵得他人同意就給出的建議,帶給人的感受就是包裹著批評的攻擊。你可以把你的評價留在心裡,因為對方並沒有想要得到你的批評。把別人沒有想要的東西直接塞給對方,這是很粗暴的行為。

閱讀更多

曾罹癌爆瘦11公斤,兩度和死亡擦肩!他體悟:把夢想與人生代辦事項「往前移」,人生才能滿足而無憾

tCol 2019-09-24

楊育正、楊惠君

曾罹癌爆瘦11公斤,兩度和死亡擦肩!他體悟:把夢想與人生代辦事項「往前移」,人生才能滿足而無憾

當你們不再看見我的時候,孩子,我卻從不曾離去。早晨,陽光照進你的門窗,你是否感到溫暖?孩子,我就在你的身旁。日落時,微風拂過樹梢,在沙沙作響的枝葉聲中,孩子,你可聽到風中夾雜著我的言語?夜深時刻,當清涼的月光從門縫滲入,那時我正躡手躡腳,深情的凝視著你,我的孩子,縱然你從此不再看見我,我卻從來不曾離去。

閱讀更多

就醫前不久丈夫才去世、小孩皆尚未成年...子宮頸癌病患微笑簽「放棄急救同意書」

tCol 2019-09-24

楊育正、楊惠君

就醫前不久丈夫才去世、小孩皆尚未成年...子宮頸癌病患微笑簽「放棄急救同意書」

孟蓮臨終時疲憊的笑容,許多年來,常浮現在我的腦海。

閱讀更多

「正向思緒」告別煩惱!每天5分鐘照著做,減壓、平靜、回春讓你更年輕!

tCol 2019-09-20

史蒂夫‧史考特, 貝瑞‧達文波特

正向 思緒」告別煩惱!每天5分鐘照著做,減壓、平靜、回春讓你更年輕!

要擺脫負面思緒、提升對精神的掌控,其中一種方法,就是緩慢、深沉規律的呼吸。專注呼吸能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心跳速度,放鬆肌肉,讓頭腦冷靜下來,使大腦恢復正常運作。深呼吸能讓你感覺自己跟身體緊密連結,讓精神不再聚焦於擔憂上,並且讓腦中的內在獨白安靜下來。這種伴隨深呼吸而來的生理變化,就是「放鬆反應」。

閱讀更多

「不要放棄,加油!」1位安寧醫師的勸告:面對癌症末期病患,你絕不該說的3句話

tCol 2019-09-18

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

「不要放棄,加油!」1位安寧醫師的勸告:面對癌症末期病患,你絕不該說的3句話

18床位的T小姐,56歲,乳癌末期,因為食慾不佳入院。入院之後,經過與癌症病人、先生仔細地討論,病人決定不放鼻胃管,順其自然。後來一些症狀都調整的不錯,和先生以及團隊也逐步建立了默契。面對這樣癌症末期病人,總會感受到自己可以創造的價值,只是,這樣的價值有時也是很脆弱的。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