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步態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68

跌倒昏迷1年後離世,台語歌手高向鵬享壽67歲…跌倒沒外傷也不能輕忽,3症狀出現立刻送醫

tCol 2022-10-05

林思宇

跌倒昏迷1年後離世,台語歌手高向鵬享壽67歲…跌倒沒外傷也不能輕忽,3症狀出現立刻送醫

編按:資深台語歌手高向鵬於去年10月過馬路時,不慎跌倒送醫陷入昏迷至今,週三(10/5)驚傳過世,巴瀝史演藝經紀公司執行長林祖兒在臉書發文,證實高向鵬已過世,更難過表示,「祝福你在天堂上繼續大紅大紫,更謝謝高大牌同場活動工作時帶給大家的歡樂,人生的課題畢業了…」。高向鵬在2021年10月中凌晨返家過馬路時不慎跌倒,雖然有路過的善心騎士協助送醫,但沒想到這一摔跤竟令他腦缺氧昏迷至今未醒,一度在加護病房搶救。和他搭檔合作近30年的歌手方怡萍去年一度向媒體報平安,並表示捏他的手他已經有痛感的反應了,這樣應該是很好的事情,也算是有一絲絲進展。而高向鵬友人今年2月曾透露,高向鵬仍在昏迷狀態,在醫師建議下進行氣切。而同年2月傳出,他的情況稍有好轉,「叫他的話,手跟腳都會有動作,眼睛有時會睜很大,看起來很有精神,但就是沒辦法說話。」不料卻傳出他已離世的消息。(原文刊載於2019/2/14,更新時間為2022/10/5)

閱讀更多

74歲余天小中風住院,「左腦有小血塊」…醫:小中風常是中風前兆、這兩族群最好發!

tCol 2022-07-26

胡肇芳整理

74歲余天小中風住院,「左腦有小血塊」…醫:小中風常是中風前兆、這兩族群最好發!

74歲民進黨立委、藝人余天驚傳昨(7/25)日中風住進台北榮總,有民眾直擊余天在家人攙扶下進入醫院。對此,兒子余祥銓受訪證實,余天在家中感覺右手、右腳麻痺,接獲爸爸求救電話後急忙將他送往醫院。根據TVBS報導,余天左邊腦有血管堵塞,目前有吃抗凝血讓血液流通,精神狀況可以,醫生說有風險,這7天是關鍵。妻子李亞萍受訪證實,兩三天前她和兒子余祥銓發現余天狀況不對,右眼腫起來、兩眼一邊高一邊低,右手與右腳都抬不起來,抓不住東西,她和兒子催促余天到台北榮總檢查。李亞萍表示,也幸好及時送醫,余天被檢查出脖子後方有兩根血管堵塞,腦部也有血塊,目前先吃藥並住院觀察,讓血塊慢慢化掉。

閱讀更多

19天超過300人熱到送醫!住頂樓、馬拉松多人中暑 9大中暑危險因素:睡不好也是關鍵

tCol 2022-07-21

健康醫點靈

19天超過300人熱到送醫!住頂樓、馬拉松多人中暑 9大中暑危險因素:睡不好也是關鍵

編按:全台熱到爆,據氣象局網站,今天截至下午4時,最高溫為花蓮縣玉里40.7℃,其次為花蓮縣卓溪40.3℃,台北市社子則為38.6℃。高溫前10名皆達37.7℃以上,包含花蓮、台北、新北、桃園等地。而這樣的天氣預計會持續到下週一。據衛福部統計,光是7/1~7/19已有367人次熱到送醫,比去(2021)年同期多出逾100人次。而最常出現中暑的,就是參加馬拉松等戶外運動的民眾,過去曾有一場馬拉松超過10人中暑送醫,甚至還有一名住頂樓的70多歲男性,因為不開窗、不開冷氣,熱到高燒41度意識不清送醫。或許很多人可能認為,熱愛運動或本身是運動員的人,對於保健知識較豐富,但即便如此,有些人對熱傷害的觀念,還是模糊的,影響排汗的順暢與否,是造成熱傷害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原刊登時間:2015/6/2 更新時間:2022/7/21)

閱讀更多

運動一定要去健身房?名醫揭熟齡健康秘訣:每天維持「這習慣」,免花錢還能不復胖

tCol 2022-07-11

林靜芸醫師

運動一定要去健身房?名醫揭熟齡健康秘訣:每天維持「這習慣」,免花錢還能不復胖

阿菜是47歲的職業婦女,有兩個小孩。她與丈夫的兩份薪水,光是應付一家四口的開銷就很吃緊。阿菜不敢有任何個人花費。她長期坐辦公室,下班忙家務,經常腰痠背痛。同辦公室的同事流行上健身房運動,單身的小郭還請個人教練作重訓。他們除了變瘦,身材變好,氣色紅潤以外,還宣稱人變靈活,慢性疼痛消失。阿菜打從心底羡慕。

閱讀更多

天冷出現3個小中風症狀,恐好發中風!醫師推5招,讓你超前部署保健血管

tCol 2021-12-27

NOW健康

天冷出現3個小中風症狀,恐好發中風!醫師推5招,讓你超前部署保健血管

一般人認知的中風常會造成肢體癱瘓,引起家庭生活風雲變色,然而,醫學上稱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俗稱「小中風」,症狀比較輕微,有人甚至很快恢復,因此,多數民眾容易忽視。其實小中風可以說是中風的前兆,後續可能引發中風機率相對提高,必須加以嚴防。

閱讀更多

中風民眾打新冠疫苗,怕會血栓併發症?腦中風治療勿中斷,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tCol 2021-10-12

照護線上

中風民眾打新冠疫苗,怕會血栓併發症?腦中風治療勿中斷,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醫師,我曾腦中風過,可以打新冠疫苗嗎?」患者回診時詢問。醫師翻了病歷說道:「你很久沒回診了,這樣對病況不太好喔。」「疫情期間怕回診有風險所以不敢回醫院拿藥。」患者不好意思地回覆。有些中風患者擔心染疫,自行停藥。「腦中風患者再中風的機會很高,一定要持續服藥治療。」

閱讀更多

走路不穩、記憶力變差? 腦神經科醫師揭:常壓性水腦的3大常見症狀

tCol 2021-07-23

林志豪醫師

走路不穩、記憶力變差? 腦神經科醫師揭:常壓性水腦的3大常見症狀

診間來了一個病患,走路的步伐極小,有點舉步維艱,從背後看上去腳像是磁鐵黏在地上,步伐相當蹣跚。

閱讀更多

退化性膝關節炎,走路變得吃力、膝蓋不舒服疼痛!6招改善關節炎,你可以這樣做

tCol 2021-04-09

照護線上

退化性膝關節炎,走路變得吃力、膝蓋不舒服疼痛!6招改善關節炎,你可以這樣做

退化性關節炎是極常見的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在台灣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約15%,女性多於男性,隨著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

閱讀更多

髖關節結構損壞,要接受置換手術別怕!醫師圖解「全人工髖關節」手術重點提醒

tCol 2021-03-05

照護線上

髖關節結構損壞,要接受置換手術別怕!醫師圖解「全人工髖關節」手術重點提醒

人類是直立行走的物種,髖關節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球狀的股骨頭裝在碗狀的髖臼裡,讓髖關節能夠達到相當大的活動度。因為髖關節需要負載全身體重,承受很大的壓力,倘若髖關節受損、活動角度受限,將讓患者連站立、坐下都出現問題,對生活品質造成極大衝擊。

閱讀更多

疼痛、僵硬、難走路,正面迎戰髖關節難題,哪種程度需要手術?醫師圖解

tCol 2021-02-20

照護線上

疼痛、僵硬、難走路,正面迎戰髖關節難題,哪種程度需要手術?醫師圖解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關節,活動度很大,當髖關節受損時,行動會受到限制,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洪誌鴻醫師指出,髖關節受損時,最常見的表現是活動角度會受限且沒辦法負重。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