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
劉韋德 律師
昨天參加了林先生夫妻生日晚宴,看見他們幸福的樣子,心中真的為他們高興。他們是上個月來遺囑協會立遺囑時與我認識的,雖然彼此認識不久,但我還是被他們友善及熱愛生命的態度所感動。
閱讀更多
2024-09-03
胡肇芳 整理
出國旅遊少不了護照,現在辦護照更方便啦!外交部宣布,9月3日試辦「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措施,完全符合以下3項條件,就能線上至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全球資訊網的「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系統」進行申請:1、居住在國內設有戶籍的已成年國民。2、現持護照已逾期,且最近10年內未有遺失護照的紀錄。3、新護照的資料頁所記載的個人資料均須與原護照資料一致,不可以要求變更,也不可以要求做任何護照內頁加簽、移簽或註銷(例如僑居身分或外文別名)。
閱讀更多
2024-08-19
嫺人
編按:作者嫺人在金融界工作了20多年、當上高階主管,卻在49歲無奈選擇「被退休」,比她原本規劃的退休年齡還早了6年。一方面基於深怕錢不能撐到老的擔憂,一方面也不希望成為親友眼中的「閒人」,她開始整理財務,讓不工作後的現金流可以安心養老。嫺人重新調整規劃自己退休後的資產配比,成功實踐了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流的安心生活。
閱讀更多
2024-08-12
郭美懿
台灣推動安寧療護多年,儘管國人多數認可這個觀念,但對於安寧仍存在許多迷思,認為安寧療護就是等死、放棄治療,甚至跟「安樂死」劃上等號。事實上,安寧療護有多種形式,也不是只有住在醫院才能接受治療,能依病人心願選擇居家或在社區,在生命最後階段得到妥適安心的照顧。
閱讀更多
2024-07-24
蘇家宏 律師
小寶的媽媽在臨終前口頭囑咐小寶,等她過世後,就把遺產平分成5份,給小寶的爸爸和小寶等四個兄妹。媽媽過世後,小寶遵從媽媽的遺願,將媽媽的遺產平均分配給5個繼承人。不料十年過後,某天小寶的爸爸聽聞配偶死亡時,他可以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分配,拿到配偶一半的財產。爸爸覺得自己被兒子騙了,不甘心只拿到遺產的五分之一,決定要請求夫妻剩餘財產分配,甚至說要告小寶侵占。小寶很緊張,他真的有違法嗎?
閱讀更多
2024-07-24
有川真由美
與人進行討論時,基本上可依序進行下列三個 步驟 :「聆聽對方的觀點」、「表達意見」、「解決問題」。換句話說,傾聽是溝通的起點。當我們願意敞開心房聆聽,對方也會願意聽你說話。
閱讀更多
2024-07-23
聰明主婦
匱乏的感覺人皆有之,特別是以現代社會來說是一種很普遍也很常見的情緒,但驚悚的是,若是缺乏對匱乏的理解與認識,我們很有可能終其一生都活在匱乏之中。當賺了100萬時想要200萬、有了200 萬時想要500萬⋯⋯不斷地在追逐,永無止境。當匱乏的感受越強烈卻沒有被滿足時,我們就越容易掉入可怕的金錢決策陷阱中。
閱讀更多
2024-07-23
洛桑加參醫師
在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其脆弱性時,洛桑加參醫師的見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深刻的視角:生與死之間僅隔一呼一吸。這種看法不僅是一種哲學的省思,也是對於我們如何運用有限時間的一種提醒。他強調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並提倡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培養心靈成長,避免被生活中的瑣碎或消極情緒所困。那麼,我們該如何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意義,並充分利用我們的每一次呼吸呢?
閱讀更多
2024-07-19
柴田重信
編按:在這個全民拚健康的時代,我們為了保健養生、維持合度的身材,無不卯足了勁,可是卻看不到努力的成果,為此深感挫折。生活中充斥這麼多聰明瘦身、逆齡抗老、延年益壽的妙方,為什麼還是幫不上忙呢? 其中一大原因,就在於忽略了「時間因素」。比方說,為了節食瘦身,關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要怎麼吃」的資訊眾多,但卻沒有仔細說明「何時該吃(或不該吃)」的時機問題。如果能注意正確的「時間概念」,知道「何時吃不容易發胖」「何時運動容易瘦下來」,那麼無論是採用的方法或是獲得的成果,都將大不相同。醫界也將「生理時鐘和生活節奏同頻」做爲預防代謝疾病等生活習慣病的有效處方。本書作者柴田教授是藥學博士,他在書中特別強調三大重點:早上曬太陽、認真吃早餐、從晚飯到第二天早餐之間堅持12小時的小斷食。這麼做即可重新調校生理時鐘和生活節奏的誤差,扭轉容易堆積脂肪、形成代謝障礙的惡習,塑造健康體質。
閱讀更多
2024-07-15
詹璇依
編按:財經主播詹璇依曾經是理財一竅不通的月光族,剛畢業時月入3萬元,卻把第一筆薪水拿去買名牌包,後來慢慢接觸投資理財,一開始也曾慘賠,直到學會用錢滾錢的「懶人投資法」,在堅持定期定額、逢低加碼下,3年賺到第一桶金。我們都知道,定期定額存股ETF可以走出微笑曲線,但隨著時間增加,難有效降低成本。小資族要怎麼突破這個瓶頸,才能快速壯大資產、達成3年獲利100%的目標呢?
閱讀更多
5/ 30
第 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