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郭美懿整理
仁醫精神永存!91歲恆春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陳雲址醫師15日病逝,他在恆春半島開設第1個眼科門診,並自掏腰包捐贈百萬器材,每月深入山區義診,讓許多原住民長者重見光明,翻轉「瞎子村」的稱號。被同仁暱稱「老爹」的他,曾說「只要眼睛和雙手還能動,就要繼續服務病人」,春節年假前仍強撐病體看完1月份最後一個診,終身以行動實踐「在別人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責任」。
閱讀更多
2025-01-07
阿步(浪漫巡山員)
至今在山上所遇過的山難,多數是輕忽爬山這項運動──裝備不足、誤信標示不清的捷徑、沒準備離線地圖,還有最有問題的──網路自組團。或許是一切來得太快,在大家都還沒有準備周全就踏上這片陌生的環境,再加上網路傳播快速,很多人就開始當起伸手牌,而不去認真做功課,好像網路上得到的知識都是正確的。
閱讀更多
2024-08-27
郭美懿
「叫你阿嬤來啊」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話,英國阿嬤Manette Baillie為了歡慶自己的102歲生日,週日(8/25)挑戰跳傘,從6900英尺高空一躍而下,打破英國最年長跳傘運動員紀錄。而這不是她第一次挑戰極限,2年前為慶祝百歲壽誕,Manette Baillie曾以時速210公里駕駛法拉利飆行F1賽道,而「持續嘗試體驗新的事物」,正是她長壽與健康的秘訣。
閱讀更多
2023-12-15
陳啟祥
踏入投資市場其實就如同出航,尋找獲利的契機,同時也會伴隨著風險的存在,因此好好了解並思考自己所處的情況,才能達成理想的財務目標。這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我想這世界上也不存在著輕鬆賺錢的方式。
閱讀更多
2023-02-14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 / 譚敦慈
明天與無常,不知道何者先來。事前做好的準備,成為了面對無常的勇氣。
閱讀更多
2022-11-14
蔡碧月
如果可以提早退休,你想做什麼?63歲的Denny已經退休7年,從退休第一年起,就帶著當時高齡近90歲父母到處旅遊,決心趁他們還能夠活動時,當他們愛的志工,「在我設計的第三人生裡,追求的不只有個人圓夢,還包括親密的人,因為你所愛的人不圓滿,你也不會圓滿。」
閱讀更多
2022-08-02
聯合新聞網 / 綜合報導
一名媳婦去年曾在臉書社團分享,某天公公和她女兒說,「阿公、阿嬤生一個姑姑陪妳玩好不好?」,當時她還以為是在開玩笑,怎料一年後公婆竟還真的生了一個女兒。
閱讀更多
2022-05-05
陳重銘
編按:55歲的陳重銘曾經是流浪教師,36歲才考上公立教職。他的收入和一般上班族差不多,卻因擁有理財頭腦,以長期抱著績優股,將每年配息拿來買金融股,繁衍出股子股孫,10多年存到2千張金融股,讓他的財富雪球般越滾越大。「一開始花3個月時間只能買1張股票,我還是拼命存錢,並學習『用錢賺錢』的知識,這樣持續了20幾年,我靠理財改變了我的人生……」3年前,新冠疫情席捲而來,陳重銘不但不擔心失業,更乾脆辭職,快樂退休。他笑道:「今年我可以領到500萬元股利。」
閱讀更多
2022-03-02
林靜芸
許董經營建設公司多年,在全台各處推出不少建案。他蓋的房子品質普遍不佳,常常在交屋後,被發現問題很多,但是由於廣告做得很大,強力促銷下,房屋的銷售成績很好。不過也因此,常被屋主一狀告上法院,給他帶來很大的壓力。
閱讀更多
2022-02-18
林靜芸
阿本是我的醫學院同學。念書時,平日他忙著踢足球、打橋牌、追女孩,總要到期末考前那兩個星期,才會出現在教室。他嘴巴很甜,總能說動我借他筆記,陪他念書,做他的私人家教。
閱讀更多
1/ 4
第 1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