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
林芷揚
蕭先生有肥胖家族史,求學時常被同學取笑,因此感到自卑,連刷牙都不敢照鏡子。不僅如此,他的血糖飆高至正常人的2~3倍,被確診為「糖胖症」,嚇到決心減重。值得一提的是,他不靠減重手術,只靠飲食和運動,就成功甩掉22公斤!
閱讀更多
2019-12-19
田宜民中醫師
對很多人來說「更年期」不僅生殖機能喪失的開始,也是人生中最難熬的時光,但田醫師要告訴你,更年期只不過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就如同我們經歷了嬰兒期、青少年期、壯年期、老年期一樣,這些都是人生必經的一個階段,當然,生理期也是!我們不必畏懼它,只要正確的認識更年期,加強一些保健意識,就能有效的預防不少更年期所帶來的負面情緒。
閱讀更多
2019-12-18
林芷揚
冬至將至,來碗熱呼呼的湯圓,溫暖又應景,但市面上有些湯圓不符合規定,例如有些白色湯圓添加禁止使用的防腐劑,若大量食用易造成肝腎負擔;另外,紅色湯圓也要注意是否添加非法著色劑,以免有致癌疑慮。
閱讀更多
2019-12-16
邱玉珍, 張雅雯
年輕時,納祖德外表看起來,比同年齡的同學還「臭老」;才剛邁入致事之年(七十歲)的他,外表比實際年齡至少年輕十歲。朋友們問他如何保養?他說:「只有一個祕訣──吃得少、吃得巧、吃得簡單清淡」,掌握這些原則,逆齡不是問題。
閱讀更多
2019-12-16
吳宛育
雖然簽了意願書,但阿文伯還是被急救了!團隊決定要好好跟前妻聊一下,主治醫師、安寧共照師和我,趁阿文伯在急救時和前妻及女兒談一下目前的狀況,前妻直言:「怎麼可以放棄!」、「放棄他就死了!」、「他如果死了我怎麼辦?」前妻的反應和之前冷淡不理,完全不同。主治醫師解釋了一下阿文伯的病情,他有慢性肺阻塞,胃癌肝轉移,病情是持續惡化,前妻說:「我知道,但是怎麼會這麼快死?」主治醫師再度解釋,其實病人入院肺炎感染嚴重,且從原本左下肺浸潤發展至雙肺,他已經撐了一段時間了。我再補充:「其實他自己知道狀況不好了,所以他打了電話給妳,跟妳說對不起。」前妻很驚訝地看著我怎麼會知道,本來我想特別再多說一些阿文伯的心情,但此刻最重要的是,希望趕緊讓家人達成共識,不要再繼續急救了......
閱讀更多
2019-12-16
劉佳宜
六十七歲的湯伯因為關節疼痛、暈眩與胸悶,經急診評估之後轉住院治療。護理師看見陪伴的大女兒,在照顧上有很多焦慮跟緊張,所以希望社工師能前去瞭解,他們是否需要幫忙。
閱讀更多
2019-12-13
林芷揚
41歲的王先生因為腰痛去看腎臟科門診,醫師安排了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他的左右兩側腎臟,都長了許多囊泡,最後確診是自體顯性多囊腎。
閱讀更多
2019-12-08
彰基院訊
編按:更年期後,骨質疏鬆機率增加,若不慎跌倒骨折,有失能甚至臥床的風險。不過,只要平時正確補充鈣質,配合規律運動,即可減少骨鬆威脅!除了一般熟知的牛奶、乳製品之外,許多蔬菜也富含鈣質;以下整理10種高鈣蔬菜,提供民眾參考。
閱讀更多
2019-12-03
彰基院訊
編按:想要減重,不是少吃就好!我們吃下食物後,會引起血糖上升,而上升速度的快慢以「GI值」來表示,如果吃太多「高GI」的食物,較容易誘發食慾、大量產生脂肪,當然也就愈吃愈胖!建議多吃「低GI」食物,瘦身、控血糖、顧健康一網打盡。以下整理3張表格,告訴你在常見的澱粉類食物中,到底哪些屬於有助減重的「低GI」食物!
閱讀更多
2019-12-03
彰基院訊
大部分女性的更年期從四、五十歲開始,卵巢功能開始衰退,雌激素的分泌減少。更年期平均約4年,這段時期每個人會有程度不同的生理、心理症狀。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