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
蔡宜芳
前陣子,我去一所偏鄉的學校演講。講座結束後,有個認真聽講的媽媽舉手發問。這位媽媽滔滔不絕說著兒子讓她擔心的地方,例如作業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做、英文單字背好久都背不起來、念書不專心、愛打電動、約定晚上十點交手機,總是拖拖拉拉不肯交等等。
閱讀更多
2023-03-06
郭美懿
退休後,時間的流速是慢的。進門後,盧亞屏先帶看了院子裡滿開的櫻花樹,不慌不忙等著咖啡煮好,讓氤氳香氣開啟話題。然而時間的流速,也是快的。她55歲退休,一眨眼已過了6年,這期間拿了一個日文碩士,2年前又開始攻讀博士班,研究日本的科技發展與應用。
閱讀更多
2023-03-05
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綜合報導
在萬物皆漲,薪資漲幅卻跟不上的時代,年輕人想自力買房實屬不易,近日有女網友發文,家人願意贊助一半金額買房,雖是如此,但事後自己存款所剩無幾,讓她猶豫是否該拒絕家人的幫助,文章曝光後,網友卻笑她傻,勸她一定要趕快買!
閱讀更多
2023-03-03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82
Q:我是健宏,今年49歲,老婆47歲,結婚20年,兩個女兒分別18、16歲,小兒子11歲。我很想離婚,也已搬出來獨居半年,主因是近10年來一直遭老婆否定,動輒得咎,都快活不下去。我想離婚,但老婆不肯,也擔心會影響孩子,我該如何是好?我在老婆眼中,不僅一無是處,連跟我相關的一切也加以否定,像我在精密機械業工作,這也算是台灣製造業的重要支柱,公司也算是有頭有臉,但任職電子業、賺錢比我略多的老婆卻總瞧不起說:「你們業界水準未免太低了!」跟其他行業相比,我的年終也算不錯,但回家拿給她,也被打臉:「這是年終嗎?你在幹嗎?你們公司在幹嗎?」參加孩子的活動,我早起去佔位,她姍姍來遲卻說:「怎麼是這種爛位置?」不管我做什麼,老婆總是不滿意。尤其近10年,她公司發展順遂,年薪變成比我高,態度更差,我實在受夠了!我以為只要稍微忍耐、多努力一點,就能維持家中和平,家事幾乎都是我在做,也盡力分擔孩子的事,但她永遠不滿足。我能體會她或許為了追求高薪、升遷而倍感壓力,但我的體諒完全沒有打動她。像有次她要我洗碗,我想先把信件回完,她氣到當面把我的威士忌倒掉;我們偶而才帶孩子回老家,告別時我 爸媽 心疼孫子,叮囑「小心天冷別感冒!」這麼普通的對話,老婆卻覺得是說她不會照顧小孩,不肯再帶孩子回去。我每天都不想回家,多年來遭到霸凌的無數小事是否能構成離婚要件?我2個月前提出離婚,她生氣說「就算要離婚也是我提出,我都46歲了,你現在拋棄我,我怎麼見人?」在乎外界看法的她死不答應,但我不可能繼續這樣活下去!現在有孩子,日子還能勉強過,但想到下一個10年就覺人生無望,而且10年後孩子都大了,我更無法跟老婆獨處,在一起連呼吸都困難,壓力甚至引發皮膚紅腫等狀況。搬出來自己住之後,各種毛病瞬間消失,更加深離婚的念頭,就算要上法院打官司都想跟她分手。我搬出來後她沒要求我回家,但2個月前提出離婚要求,她覺得很沒面子,要我先回家跟孩子們說清楚再談,我才知道孩子們都很想我,覺得爸爸一人在外生活很可憐,看到孩子們的眼淚,我實在不忍心,尤其兒子嚎啕大哭,讓我不知如何是好?但才回家2天,老婆沒幾分鐘就故態復萌,開始罵人,甚至把我正要吃的菜飯從餐桌掃落,所以我偶而才回家。不知這樣的狀態是否算遭家暴,是否能構成離婚理由?我也怕她堅決不離婚或不讓我見孩子,我該怎麼半才好?
閱讀更多
2023-03-02
洪雪珍
昨天有朋友留言說:「我的公婆50歲就不工作了,兩手一攤,放給兒女養。」這種例子,也真不少!他們可能早婚、早生,等到兒女出社會,大約50歲左右,自認辛苦了一輩子,把兒女拉拔大,該享清福了,讓已經在工作的兒女撫養吧!在他們的思想裡,這是天經地義,因為「我對自己的 爸媽 也是這樣的!」他們出來工作,就開始拿薪水給上一代,所以養父母這件事,理所當然!不養父母,才是天打雷劈,而且在我們的法律,還會被告上法庭。
閱讀更多
2023-02-25
黃大米真心話
600萬年薪,一個驚人的數字,換算一下,相當於月收50萬,緹娜姊做一個月,是別人做一年的薪水。(原文刊載於2017/10/25,更新時間為2023/2/25)
閱讀更多
2023-02-24
郭美懿
一家人為分產、爭產撕裂親情時有所聞,如何有智慧處理資產,也成為老後必修的學分。主播劉芯彤日前提及,某年爸爸趁著全家聚餐,拿出一張資產分配書,要他們三姊弟看清楚並簽名。 爸媽 更言明會考核哪個小孩較孝順,未來會多分他一點,雖然始終不知道 爸媽 戶頭裡到底有多少錢,但劉芯彤覺得長輩可以把這招學起來,「孩子就會乖乖回家。」
閱讀更多
2023-02-22
陳美儒
編按:選填志願總是讓高中生們好糾結,究竟怎麼決定才是最客觀最正確的呢?到底志願該怎麼填?該選校還是選系?對許多人來說,選擇不只攸關未來職涯發展,也包含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意願,著實不容易,但是當孩子的志向,無法符合父母的期望時,究竟該怎麼辦?作者陳美儒老師於建中任教40年,看遍了各式各樣優秀頂標的青春少男少女,仍然感嘆──青春真的不容易。(原文刊載於2021/8/19,更新時間為2023/2/22)
閱讀更多
2023-02-20
郭美懿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心頭的一塊肉,無論年紀多大,到老依然牽掛。2/19甫落幕的台灣燈會創下1200萬參觀記錄,相關話題發燒,有網友也來分享照片,但PO出的卻是6年前拍下的燈會心願卡。這張小卡來自一位慟失愛女的老父親,短短3行字卻讓1.8萬人淚崩,直呼「洋蔥好大顆」、「這後勁好強」。
閱讀更多
2023-02-20
小虎文
「做一桌好菜,是為了把人聚在一起,無論你活到幾歲,都渴望一種叫做『團圓』的味道。」老年醫學科醫師傅裕翔休診後不聊健康,反倒端出一道道好菜,營養均衡雖是必須,更要在口感與美味下足功夫,因為想長命百歲,除了「吃得健康」,也要「吃得下」、「吃得好」。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