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2
郭美懿
梅雨季過後,台灣宣告進入下夏季高溫天氣,近日動輒出現36、37度高溫,氣象專家更示警未來幾天體感溫度可能上看41度!台灣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無適當防護,很容易就會發生熱傷害,尤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將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30%。若發現出現中暑現象,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閱讀更多
2022-05-27
郭美懿
本土新冠疫情進入高原期,隨著確診數逐日累積,也讓中藥「清冠一號」供不應求。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指出,口服抗病毒藥交互作用多,也不是每個確診者都適合吃,此時可選擇清冠一號,同樣能有效降低病毒量,快速緩解症狀。他也強調,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一定要由中醫師評估患者體質、病況才適合使用。
閱讀更多
2022-05-25
郭美懿
本土確診病例數進入高原期,各地社區篩檢站陽性率均偏高,六都中雙北、台南更是高達9成以上,為保留醫療量能、儘速投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5月26日起全面實施「快篩陽性+醫師診斷=確診」,民眾不用再苦等PCR結果才能領藥。
閱讀更多
2022-03-03
李易紓
急性主動脈剝離,接連奪走包括藝人小鬼黃鴻升等人性命,安南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偉華說明,此病大多好發在50-70歲男性,但有研究顯示,這個發生率十萬分之三的疾病,仍有1成機率會發生在40歲以內的族群。
閱讀更多
2022-02-21
NOW健康
連續假期的暴飲暴食或喝酒,加上不規則的生活作息,讓腸躁症找上門。由於連續假期的晚睡晚起等生活作息不規律,嚴重甚至伴隨肌肉痠痛,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狀,還有特別是高油脂的食物加上酒精容易導致結腸收縮與腸 痙攣 而產生腹痛和腹瀉等狀況。
閱讀更多
2021-12-16
NOW健康
疫情期間「變腫病毒」興起,大家在家防疫期間吃零食、喝飲料,缺乏運動,難免發胖。不慎讓腰圍失控增長的你,會嘗試哪些減重方法找回小蠻腰呢?坊間流傳多種瘦腰、塑身方法,不過皮膚科醫師王朝輝提醒,坊間常聽到的仰臥起坐、塑身衣等運動、塑型方法,有些不但毫無效果,甚至還會傷身,最好先尋求專業醫師建議。
閱讀更多
2021-09-14
李易紓
68歲的金鐘視帝龍劭華昨天週二(9/14)晚間於高雄85大樓猝逝,有媒體傳出他下午心臟不舒服,最後又說沒事,沒去看醫生造成憾事發生。而藝人黃鴻升(小鬼)則在去年9月16日因主動脈剝離於家中猝逝,享年36歲。造成胸痛的疾病有非常多種,主動脈剝離是其一,同樣是胸痛表現,有些是有緊急危及生命的,有些則是沒那麼緊急,可以門診檢查治療就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田岳正,列出5種常見會造成胸痛的急症,提供民眾來判斷自己的胸痛,是否有立即危險性。
閱讀更多
2021-08-27
李易紓整理
近日發生不少接種高端疫苗或AZ疫苗猝死案例,包括九把刀岳母施打AZ四天後身體產生劇痛後不幸離世,另外有位基隆40多歲無慢性病史女性,則是早上接種高端疫苗,下午即因胸悶、手腳麻痺症狀,前往台大掛急診時昏倒,隨後搶救無效晚間去世。不少醫界專家看了這兩個案例,都推論是主動脈剝離。
閱讀更多
2021-07-12
林志豪醫師
有時候診間來了新的頭痛病患時,常常聽到抱怨說:「不吃止痛藥頭會痛,吃了止痛藥胃會痛,這難道是我的宿命嗎?」
閱讀更多
2021-07-12
李易紓
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速度再加快,目前開放民國92年以前出生(18歲以上)民眾,可在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上登記接種意願,而先前已登記意願的50歲以上成人,7月13日至7月15日收到簡訊通知後就能進行預約,7/16起開打,不過,未來3週均為AZ疫苗,第4輪或以後才會接種到莫德納疫苗。
閱讀更多
3/ 9
第 3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