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6
NOW健康
夏季天氣炎熱,很容易中暑,中暑主要原因是在身體散熱不均,當從戶外到室內,身體溫度慢慢升高,這就好像溫水煮青蛙,身體散熱系統出現障礙,此時也代表身體氣血不循環,中暑是因為暑氣「熱升冷降」,因此病症會集中在人體上半部。中暑的症狀包括了頭暈目眩、肩頸僵硬、容易疲倦、四肢痠軟、嘔吐、腹瀉、腹脹、頭脹痛、體溫升高、覺得補充再多水也無法解渴、心悸等。
閱讀更多
2024-04-23
郭美懿
花蓮4/3發生規模7.2強震,強度僅次於921大地震,連日以來餘震不斷,4月23日在不到12小時內發生上百次地震,其中包含兩次芮氏規模6以上的全台有感地震。地震連夜搖不停,讓許多民眾輾轉難眠,甚至明明沒有地震,仍覺得頭暈、平衡困難。重症醫師黃軒提醒,女性、高齡者以及住在高樓層者,最容易出現「地震症候群」,這是一種在經歷頻繁地震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若症狀嚴重要影響生活,應尋求專業協助。而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則分享,民眾可以透過中醫穴位按摩,幫助自己安心寧神。
閱讀更多
2024-02-07
張育愷
看著身邊六年級以上「壯世代」的朋友,感受到這是工作起飛、家庭繁忙,亦是持續追求自我實現的重要時間段。忙碌的工作、家庭,以及思考對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性,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無可避免的忽視了自身的健康,極大的影響我們現在與未來的生命品質。
閱讀更多
2022-06-17
HEHO健康網
新冠病毒延燒,帶來的不只是面對疾病當下的恐懼,甚至連康復後都無法倖免於難,必須擔心面對「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而「腦霧」就是新冠康復者最常見的後遺症。
閱讀更多
2022-04-15
郭美懿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作壓力也越來越大,睡不著、睡不好、睡眠易中斷等情況,漸漸變成許多人的家常便飯。據台灣睡眠醫學會調查,台灣慢性失眠盛行率高達11.3%,也就是每10個人當中,就有1人飽受失眠之苦。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楊哲彥表示,中醫治失眠,可從心下手,以湯藥、穴道按壓調理,對安神、助眠都有極大幫助。
閱讀更多
2020-09-28
李易紓
不少民眾會把「失智症」認為是腦部退化所造成的,但失智症其實是腦部生病而非退化。由於大腦分很多區域管理,每區都很重要,中、西醫都建議,可以藉由手腳訓練、運動來活絡大腦,尤其是在頭頂和耳朵的穴位上多做刺激,每天10-15分鐘,對預防失智症很有幫助。
閱讀更多
2020-05-04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許多人將失智與老人畫上等號,認為老年癡呆、老年人才會得到、是自然老化現象,這樣的認知其實不對。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近年來有越來越多40幾歲就得失智症的情形,以台灣來說,約有1萬2000人在青壯年就罹患失智症,這種早發性失智症比老年失智症的衝擊更大。
閱讀更多
2020-02-27
華人健康網
俗諺:「女人的命運,頭髮來改變」。中醫認為,狂掉髮、冒白髮,可能是「腎虛、血虛」,建議應多吃黑色食物「入腎氣」,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或是生理期結束後,適量補充紅棗、枸杞「補益精血」,防止掉頭髮與預防白髮生成。
閱讀更多
2020-02-20
華人健康網
從菜市場回來,才發現忘了買蘿蔔;打開家門,才想起沒有順路買鮮奶;昨天剛講過的事情,今天又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複述一遍……諸如此類的情節,在你身上常常上演嗎?這些是失智症症狀嗎?年紀大了,該怎麼減緩記憶力衰退?常常忘東忘西,到底是不是失智症症狀,以後會不會得老人失智症?
閱讀更多
2019-08-29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大腦需要的能量是一般體細胞的五倍,如果想要活化大腦、減緩腦力衰退,就必須攝取足夠且均衡的營養,尤其是大腦特別需要的營養素。此外,足夠的血氧量也對大腦運作非常重要,因此避免腦袋缺氧是健腦的第一要件。
閱讀更多
1/ 2
第 1頁,共 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