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中時新聞網 記者楊雅婷
科技日新月異,詐騙手法也不斷推陳出新,LINE官方緊急示警,提醒用戶勿開啟「分享螢幕畫面」功能,否則恐導致銀行帳戶存款全部被騙光,強調無論對方提出何種理由,千萬不要開啟該功能,若遇到詐騙要立即報警,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閱讀更多
2025-01-20
郭美懿
知名香港作家李怡2022年10月在台過世,遺孀邱近思去(2024)年出版《我與李怡:歷史洪流下的愛情故事》,曝光她與李怡早在2022年6月登記結婚。而李怡的2名女兒卻跨海提告,指控邱近思謀奪遺產,涉及詐欺、偽造文書等罪。邱近思今(1/20)召開記者會澄清,表示李怡女兒說法不實,「他來台灣,是他的自由選擇,希望和我共度餘生。」兩人婚姻合乎法律規定,李怡女兒指她 盜領 李怡遺產也屬誤會,她已匯回所有領出存款,「先生遺產至今全在他名下,並未短少。」邱近思感嘆,若先生知道女兒會以法律應對所有事情,「他可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更早去寫遺囑。」
閱讀更多
2024-10-01
郭美懿
夫妻帳戶共用是常見的事,但若銀行帳戶持有人過世,配偶未經全體繼承人同意便逕自領出存款,就是觸法!新竹一位蕭姓男子身後留下進千萬遺產,其陸籍配偶陳女卻持蕭男生前交付的存摺、印章,私自到銀行取款,前後共計約887萬元,事後遭蕭男家屬提告。新竹地院依行使偽造私文書等罪,判處有期徒1年。陳女因為不想被入獄,將侵佔的遺產全數歸還,並另賠30萬,取得家人和解,最終獲緩刑3年。
閱讀更多
2024-08-1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對於家中有失智...等身心障礙家屬的家庭,或多或少有聽過「監護宣告」這個法律專有名詞。
閱讀更多
2024-04-18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許多失智症患者的親屬,是在接手照顧患者,甚至在患者身故後,才驚覺「失智爸媽的財產竟然都已經被過戶(不動產)、被轉/領出(存款)、或保單變更受益人(甚至解約)了!」
閱讀更多
2023-04-11
黃明惠 整理
「兒子把房子賣掉,父母住超商」、「長孫把透天厝賣掉,阿嬤噴漆抗議」,近期兩起社會事件都引發民眾關注,無獨有偶事情都發生在台中。兩件事情會引發討論,就在於民眾討論父母老年到底該不該把財產過戶給子孫;不過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但只要遇到「錢」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會延伸出各種爭產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3-03-15
傅恪恩
「爸爸重病後,哥哥姐姐們一個個推託工作忙、家事重,有心無力只能當甩手掌櫃,身為住家裡唯一一個沒嫁的女兒,出人出力我認了。但爸爸走後,我把爸爸的錢用在爸爸的喪事上,卻還要被他們指責侵占遺產,要我把錢吐出來,這還有天理嗎?」
閱讀更多
2022-06-17
林依榕整理
到銀行辦事時,每個人都有一顆專用的印鑑章,不過很多人為求輕巧方便,習慣使用簡易的木頭印章,銀行行員提醒這種印章背後潛藏著風險,容易被仿冒外,被 盜領 的機會也很高。
閱讀更多
2020-06-30
林芷揚
十年前,當時56歲的陳先生情緒狀態改變,易怒且暴躁,伴隨記憶下降,也開始懷疑妻子外遇、對自己不忠,甚至懷疑她 盜領 自己的積蓄,導致妻子照顧壓力沉重。最後,家人帶陳先生就醫,確診為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初期子女皆無法接受爸爸失智的事實,畢竟當時陳先生還不到60歲。
閱讀更多
1/ 1
第 1頁,共 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