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
郭哲延
認識草伯,是因為護理師擔心低收入戶的他,經濟上難以負擔醫療費用,於是就和我聯繫了。
閱讀更多
2019-10-13
林芷揚
時光回到2014年,德國媳婦吳品瑜隨著在世界各地派駐的丈夫,舉家剛移居到吉隆坡。那是個百花齊放的春日,夫妻倆卻在視訊的電腦螢幕前,收到獨居的德國婆婆罹患膀胱癌的消息─醫生判斷只剩下三個月的生命,已經沒有積極治療的必要。
閱讀更多
2019-10-09
潘懷宗
我們都知道鈣對人體的重要性,但其實鎂這種礦物質在人體內也具有相當重要的生理功能。鎂是人體細胞內含量超過鈣、排名第二多的陽離子,鎂參與體內多種酵素所進行之生化反應,包括能量代謝、訊息傳遞、細胞膜穩定性及神經傳導等等。
閱讀更多
2019-08-05
愛長照
因為疾病或是超高齡,活動力降低,造成越來越虛弱的狀況,終致臥床,到底臥床多久會死亡,難以準確預測,有時長達數年。 臥床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家人/照顧者也跟著辛苦。 失智症確定診斷時或是中風突然發生時,可能要談身後事的規劃和安排都比較晚了。
閱讀更多
2019-07-18
林芷揚
失智症和巴金森氏症都是大腦退化疾病,一般人常常搞混。巴金森氏症不只會手抖,睡不好、常做惡夢、晚上莫名腿部抽動都有可能是疾病前兆。
閱讀更多
2019-07-16
風傳媒/黃天如
「相較年邁失能的阿母,其實我更擔心自己的老年與未來…」年逾九旬的母親因為不慎跌碎髖骨不良於行,長年困居在家中僅有的公寓頂樓房舍,照顧責任便全落在兒子燈伯(化名)身上。
閱讀更多
2019-06-10
吳若權
中年子女與銀髮父母的緊張關係,讓彼此既相愛又疏離,明明很想擁抱對方,卻又擔心被刺傷。有位知名的檢察官好友,以正義形象行走江湖,讓人感覺他好打抱不平,卻也偶爾會在臉書發文,提及百忙中利用週末回南部老家探望父母的感觸,怪自己沒有能夠盡力承歡膝下,說出許多中年子女共同的心情。
閱讀更多
2019-05-06
許怡先
在一家老報的前老社長的辦公室裡,我遇見了一位風度翩翩的熟齡男士。他自我調侃地說:「我就是那個當年『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的男主角─鄭余鎮。」
閱讀更多
2019-04-12
吳念真
有一回上山找紅鳳菜,當我撥開濃密的茅草叢時, 眼前忽然出現兩個光溜溜、白晰晰上下交疊起伏著的身體。 那兩個人也許受到驚嚇吧,當下停住動作,不知所措地看著我。
閱讀更多
2019-04-08
林靜芸
外子是心臟外科醫師,專長心臟瓣膜修補。開完刀,他習慣留在加護病房照護病人至狀況穩定。因此他下班回家的時間,可能是凌晨,或是數天之後。作為他的太太,我知道手術是救命的事,也許自己也是外科醫師,了解手術難免有風險,每遇丈夫沒有回來的日子,我常忍不住胡思亂想,經常食不知味, 睡夢 中也擔驚受怕。
閱讀更多
6/ 7
第 6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