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
雪兒Cher
朋友A前幾天去書店,翻閱新銳作家的書,想起曾經這個作家因為某個人討厭過她,不過她還是給她很大的 稱讚 ,書寫得很好看,能被這種人討厭或許也是一種榮幸,想想這些都過去了。
閱讀更多
2020-06-02
愛心理
雖然不能否認,我們的社會對於「男女平等」相較以往逐漸受到重視,許多觀念也在改變,但生活中仍然充斥著男尊女悲的氣息,只是不能浮出檯面而已。
閱讀更多
2020-05-18
吳錫昌
聰明的國王用肯定、接納、 稱讚 、憐憫、慈悲的態度去接受情緒,情緒就會漸漸得到安撫,越變越小,最終消失不見。這就是情緒的本質,否定只會火上加油,不接受只會演變出更大的傷害。
閱讀更多
2020-05-15
山下英子
「強迫」的態度不會讓父母付諸行動。「強迫」的態度是一種施加在對方身上的暴力行為。「強迫」的態度只會使父母抗拒。「強迫」的態度無論是自己或父母,都無法接受並尊重對方。
閱讀更多
2020-05-15
山下英子
我問自己一個問題。過去我一直看不起「媽媽追求的價值觀」,但遵循她的價值觀得到的結果,是否讓我感到開心?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如此,我是否應該將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在媽媽身上?一昧地指責囤積東西的媽媽,要她丟掉自己的東西? 答案也是否定的。
閱讀更多
2020-05-09
小虎文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有沒有辦法覺得自己是被愛的?而並非只是『附加價值』罷了。如果父母親可以意識到這件事,中年、老年後願意改變,不要用『外在條件』來衡量子女,關係會好很多。如果你看重的是這個人本身,而不是他做了什麼事,你就會感到幸福。
閱讀更多
2020-04-28
張曼娟
在一次演講中,我邀請在場聽眾,對生命中最值得感謝的人表達謝意。有個年輕女孩站起來,她說:「我最想感謝的是我的老師。」她的年紀看起來也就是高中剛升上大學的樣子,我問她想要感謝的是什麼時候的老師?她說,從小到大,很多老師都值得感謝。「有好幾次,當我感覺自己正在墜落,都是我的老師接住了我。」
閱讀更多
2020-04-22
植木理惠
我們可以告訴對方,他的努力獲得某個人的讚賞,他可以從別人口中得知他有多了不起。換句話說,要透過第三者間接鼓勵對方,這在心理學稱為「間接效應」。別人直接對我們示好固然是一件開心的事,但從別人口中間接得知第三者對我們有好感,那種興奮感是無法比擬的。
閱讀更多
2020-04-22
植木理惠
這些方法的關鍵是在你自己身上。你必須相信自己、相信對方能夠成才,否則動用再多技巧,也發揮不出成果。
閱讀更多
2020-03-31
林韋伶
「只有行善你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我行善時也在學習人生到底是什麼。」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回首自己行善的10年經歷,娓娓道來內心的感觸。
閱讀更多
12/ 17
第 12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