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7
NOW健康
寒流來襲,除了要注意保暖,也要小心保護你的耳朵!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低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而易阻塞,增加內耳中風的風險。初期可能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嚴重恐導致 突發性耳聾 。若出現相關症狀,應把握2到4週的黃金治療期,及早就醫,才能避免聽力受損。
閱讀更多
2023-10-20
NOW健康
突發性耳聾 與循序漸進發生的重聽不同,它可能在一瞬間改變1個人的生活品質,擁有多年臨床治療經驗的耳鼻喉科權威李宏信醫師表示, 突發性耳聾 雖然少見,但若發生也千萬不要抱持僥倖心態被動等待症狀消失,務必要把握黃金治療時間,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閱讀更多
2023-10-12
NOW健康
突發性耳聾 與循序漸進發生的重聽不同,它可能在一瞬間改變1個人的生活品質,擁有多年臨床治療經驗的耳鼻喉科權威李宏信醫師表示, 突發性耳聾 雖然少見,但若發生也千萬不要抱持僥倖心態被動等待症狀消失,務必要把握黃金治療時間,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閱讀更多
2023-09-12
NOW健康
多數人的耳鳴屬於自覺性耳鳴,主要是僅有患者自己能聽得到外界沒有的聲音,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並非不治之症,根據醫學用解剖才能得知是內耳神經病變所引起,加上長期累積的臨床經驗,只要對症下藥,及早治療、耐心服藥,耳鳴便能獲得改善、甚至消失,還能預防聽力惡化。
閱讀更多
2022-12-14
郭美懿
高齡者一睡醒就發現一邊耳朵聽不到?這可不是老化或重聽,而是俗稱「耳中風」的 突發性耳聾 !秋冬季節氣溫多變化,是 突發性耳聾 的好發期,患者多半是睡醒後突然發現單側聽力突然喪失,並有耳鳴、悶塞感,其中還有約25%的患者會伴隨眩暈等狀況。
閱讀更多
2020-12-23
李易紓
越來越多人知道頭暈及眩暈的差異,也知道「頭暈」可能要看神經內科,「昏厥」要看心臟血管內科,「眩暈」則要看耳鼻喉科,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醫師說,這樣的分法還是過於簡單,當出現頭暈、耳鳴等症狀時,還是要透過檢查,排除「腦瘤」的可能。倘若為腦瘤或是腦出血,要由電腦斷層偵測出來,若為初期腦梗塞,則必須要核磁共振才有辦法明確辨認。
閱讀更多
2019-11-13
林芷揚
南投一名70歲陳姓老翁,在十月中旬的上午,欲接聽女兒打來的電話,卻聽不到話筒的聲音,起初以為是電話故障,但移到另一耳接聽時,就出現聲音,赫然發現出問題的不是電話,而是自己的耳朵!
閱讀更多
2018-09-28
健康醫療網
一名43歲男性,從事業務工作,近來因換了新主管,導致壓力變大,且加班時常感到身體疲憊,某次早晨起床後,左耳突然聽不到聲音。
閱讀更多
2018-05-09
林芷揚
59歲的張先生,罹患高血壓已超過20年,早期沒有量血壓和按時服藥的習慣,收縮壓曾飆到150毫米汞柱,某次檢查發現已經進入慢性腎臟病第三期,再不妥善控制血壓恐需洗腎,這才知道高血壓也會影響腎臟健康!
閱讀更多
2017-08-17
邱宜君
明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將要面臨未來每四十分鐘會增加一位失智者的困境。對此,二十四位醫學專家在今年七月,提出了可行的預防之道。
閱讀更多
1/ 2
第 1頁,共 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