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1
NOW健康
天氣逐漸轉熱,白天的溫度常超過30度以上,室內空調溫度較低,進出冷氣房冷熱溫差大,容易誘發鼻過敏症狀發作,又稱「冷氣病」,使得鼻癢狂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不僅影響上班族工作效率、學生念書無法專注,更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閱讀更多
2023-09-08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編按:近期台灣疫情維穩,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再發出警告,全球多個地區的新冠疫情有上升趨勢,特別是隨著北半球冬季即將來臨,疫情可能升溫。面臨不斷變種的新型冠狀病毒,重症科醫師黃軒分享,要特別小心手扶梯,人來人往最容易受到污染,3大微生物菌種常出現在手扶梯上,提醒6點預防。(原文刊載於2023/6/12,更新時間為2023/9/8)
閱讀更多
2023-09-08
胡肇芳 整理
俗稱「液體OK繃」的液體絆創膏,由於能在傷口形成保護膜,許多民眾常拿來做為常備醫材。不過食藥署提出警告,這類商品通常含有樟腦的成分,蠶豆症患者應避免使用,以免引發急性溶血症,恐有生命危險。而醫師也提醒,若傷口為「大、深、髒」3種狀況,都不適合使用液體OK繃。
閱讀更多
2023-09-07
NOW健康
隨著科技的進步,連帶產生許多的文明病,像乾眼症就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上班族整天待在冷氣房、長時間盯著電腦工作,下班後又滑著手機不放,直到出現視力模糊不清、怕光、有異物、刺痛感等症狀,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乾眼症在作怪。
閱讀更多
2023-08-29
NOW健康
乾眼症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是屬於眼科慢性疾病,若有一些遺傳性的免疫疾病,也會有機率罹患乾眼症,目前乾眼症雖然不能完全治癒,但仍可透過適當的治療和管理,來緩解不適症狀和提高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23-08-28
郭美懿
許多國人把看牙醫視為畏途,特別是長輩遇到蛀牙、掉牙、牙齒痛都寧可尋求偏方或先忍一忍,更別提會每半年定期找牙醫師洗牙一次。而坊間更是充斥許多錯誤偏見,如:「洗牙會讓牙縫越洗越大?」、「罹患牙周病, 細菌 會跑到心臟?誘發心臟疾病?!」民眾害怕看,卻又恐懼不去會有後果,如此矛盾心情,常讓民眾耽誤了就診時機。
閱讀更多
2023-08-18
翁申霖 整理
時下智慧手錶愈來愈流行,不僅可以看時間、觀天氣,還能監測健康狀況,讓不少人有配戴智慧型手錶的習慣。不過,有戴智慧手錶的你要注意了!最新研究發現,約95%的錶帶上都殘留大量有害 細菌 ,包含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研究人員指出,這些 細菌 都可能造成多種臨床疾病,包括肺炎、血液感染等,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2023-08-15
NOW健康
當你眼睛發癢時,是不是會反射性地做出揉眼睛的動作,以緩解眼睛發癢的症狀呢?然而,這並不是正確應對的方式,新莊大學眼科診所麥珮怡醫師指出,造成眼睛發癢的原因很多,用手揉眼睛不僅無法解決眼睛發癢的問題,反而還有可能把外來的髒東西或眼睫毛揉進眼睛裡,嚴重甚至可能造成角膜破皮受損。
閱讀更多
2023-08-08
柳知沅
Orenstein 曾說過:「脫毛就是將私人空間變成公共空間。」當露腿的穿著風格開始盛行的時候,脫腿毛就隨之流行起來;在露出腋窩的穿無袖裝普及之後,除腋毛也變成了理所應當的事情。似乎在人們的意識當中(尤其是亞洲人),身體上長出長長的體毛就過於凸顯,女性也不夠完美理想,沒有體毛的光滑皮膚才被認為是美的,才是時髦的。
閱讀更多
2023-08-08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要做到很多專家建議的「善終」,其實非常困難,因為最大的心理障礙就是「於心不忍」,甚至事後可能會後悔「自己是不是太早放棄了?」
閱讀更多
9/ 30
第 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