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華人健康網
老是「嗯」不出來?一用力大便就「爆菊」,馬桶遍佈鮮血?惱人的便祕、痔瘡是許多人常有的困擾,到底想要避免上述症狀頻繁發生該怎麼做才對呢?醫師表示,民眾第一步應從改善腸道環境著手,尤其是掌握5大飲食技巧、落實「高纖低脂」概念,就是有效穩定腸道、擺脫不穩定排便狀態的關鍵。
閱讀更多
2020-04-06
林芷揚
20210725編按:新北市國民黨議員唐慧琳因罹患胰臟癌第三期,傳出25日凌晨辭世,享年49歲。由於相當年輕的緣故,身邊許多人都很詫異。對此,國民黨中央委員徐正文在臉書發文證實此消息。唐慧琳是在2019年12月被醫師宣佈罹患「癌王」胰臟癌,身心都飽受折磨,但她說自己沒有氣餒和放棄的權利,下定決心奮戰到底,因此罹癌後鮮少公開露面,專心治療。她最後一次臉書發文,是3天前提醒網友做好防颱準備,除寫下「祝福大家一切平安、順心」,並預祝選手們奪金為國爭光,發文當天許多網友替她加油打氣,現在傳出過世消息,網友也在底下留言悼念「一路好走」。「癌王」胰臟癌是個沉默殺手,症狀不容易發現又死亡率高,醫師提醒, 出現皮膚癢、發燒、體重減輕和拉肚子等8大前兆,就要提高警覺、儘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0-02-03
林芷揚
春節假期結束至今,許多人都還在努力減重。營養師指出,年後14~30天為減肥黃金期,但究竟該如何順利瘦身?常見的輕斷食法、生酮飲食法、低碳飲食法又有哪些優缺點?哪一種方法最有用?
閱讀更多
2020-01-30
林芷揚
春節假期民眾開心享受美食,但年菜多為大魚大肉、少蔬菜,加上年節常吃的零食和飲料多為高油、高鹽、高糖,許多民眾收假後開始擔心,自己的膽固醇和血糖恐怕早已飆升。該怎麼辦才好?
閱讀更多
2020-01-10
彰基院訊
忙碌的工作及壓力下,相信很多人都有腸胃不適等經驗,其實腸胃道疾病與長期不當的飲食習慣有關,除了三餐無法規律進食造成的胃痛、進食太快造成的消化不良,飲食中纖維攝取不足造成的便秘,更是門診營養諮詢中常見令人困擾的腸道疾病。
閱讀更多
2019-12-24
彰基院訊
癌症連續多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大家總是聞『癌』色變!無論是預防癌症,還是罹癌後想要抗癌,除了依照醫師指示接受治療之外,日常飲食攝取充足的營養,擁有強健的身體,才能有效對抗癌細胞。以下飲食重點,包含遠離癌症的11個原則、防癌8類食物等,提供給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
2019-12-15
彰基院訊
現今社會大家工作忙碌,很多上班族久坐不動,下班回到家一吃飽就只想好好休息,看個電視或滑個手機,久而久之,發現自己肚子上的肥肉一圈又一圈的出現,而且褲子的尺寸越買越大,若出現這種狀況,表示你已經有了中廣型身材。補充適量的 纖維質 食物(蔬果、全穀類等),可以降低熱量吸收,減少脂肪堆積的機會。此外,不熬夜以維護正常內分泌、多做有氧運動燃燒脂肪等,也都對瘦肚子有幫助!以下分成5招詳細說明:
閱讀更多
2019-12-03
彰基院訊
編按:想要減重,不是少吃就好!我們吃下食物後,會引起血糖上升,而上升速度的快慢以「GI值」來表示,如果吃太多「高GI」的食物,較容易誘發食慾、大量產生脂肪,當然也就愈吃愈胖!建議多吃「低GI」食物,瘦身、控血糖、顧健康一網打盡。以下整理3張表格,告訴你在常見的澱粉類食物中,到底哪些屬於有助減重的「低GI」食物!
閱讀更多
2019-10-22
林芷揚
彰化一名陳先生患有第一型糖尿病,本來一直控制得很好,不覺得糖尿病對他生活有多大影響,但自從失戀之後,心情低落、生活失序,糖尿病因此快速惡化,造成尿毒症,最後只能洗腎保命。
閱讀更多
2019-10-16
國健署
聽說天天喝苦瓜汁可以治好糖尿病,就不用再吃藥了?別聽信謠言,天天喝苦瓜汁,不會治好糖尿病。
閱讀更多
5/ 9
第 5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