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資深保險經紀人 廖嘉紅(R姐)
林爸爸在郵局幫兒子買了一張6年期的儲蓄險,年繳保費100萬。投保時以自己為要保人,兒子為被保險人和滿期金的受益人,期滿可以領回620萬。原本想幫兒子存購屋的頭期款,沒想到滿期領回後,卻收到國稅局的追稅通知,為什麼會這樣?
閱讀更多
2025-01-22
王子承
(今周刊1466-1467)台北的一家藝廊裡,一位戴著眼鏡的斯文男子,閉著眼、手拿薩克斯風,為記 者 吹奏拿手曲目《新不了情》,身體自然地隨著節奏擺動。
閱讀更多
2025-01-22
中時新聞網 記者楊雅婷
科技日新月異,詐騙手法也不斷推陳出新,LINE官方緊急示警,提醒用戶勿開啟「分享螢幕畫面」功能,否則恐導致銀行帳戶存款全部被騙光,強調無論對方提出何種理由,千萬不要開啟該功能,若遇到詐騙要立即報警,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閱讀更多
2025-01-22
彭冠宇
不善言辭似乎不是某個時代的特色,而是許多認真父親形象的集合,他們心裡愛,卻不知如何表達。但或許正因如此,讓部份兒女們產生一種「自己總是不夠好」的挫敗感,始終未能讓父母親感到榮耀、驕傲的一種未能言明的遺憾。
閱讀更多
2025-01-21
奇普.康利
編按:全球首家中年智慧學校創辦人暨史丹佛大學長壽中心顧問,精華集結成為《中年的選擇》。要如何愈老愈快樂?該如何看待40歲、50歲、60歲各階段,物質、情感、心智、職業的轉變?重新想像未來的樣貌,事先準備,不只變老,而是變得更好。《中年的選擇》作 者 奇普.康利是無數年輕創業家、藝術家、政治人物與運動員的導師,《舊金山商業時報》譽為「灣區最有創新力的執行長」。曾在四十多歲時面臨健康亮起紅燈、事業低潮、伴侶分手、摯友離世,50歲後重新找回方向。他有感於中年人需要規畫新的人生方向,卻沒有足夠資源,在2018年創立全球第一家中年智慧學校,至今有來自四十多個國家的數千名學員,年齡範圍從28歲到88歲,希望找到新目標。
閱讀更多
2025-01-21
郭美懿整理
國人40歲以上脂肪肝發生率達40%,50後則上升至50%,不僅可能導致肝硬化,脂肪肝也會導致胰島素抗阻,形成代謝症候群,引發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甚至部分癌症的發生也與它有關。腸胃科醫師梁程超也曾罹患脂肪肝,他靠「半醣飲食+調整進食順序」,搭配超慢跑與7分鐘運動,成功在1年半內減重18公斤,身體年齡減輕11歲!他究竟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2025-01-21
林靜芸醫師
根據文獻,年紀大的人知道自己時間有限,會有「社會情緒選擇現像」,面臨長期目標與短期情緒衝突時,傾向珍惜眼前的小確幸。加上老人來自職涯或是社會壓力較小,人生幸福指數在80歲時達到高峰。
閱讀更多
2025-01-20
郭美懿
知名香港作家李怡2022年10月在台過世,遺孀邱近思去(2024)年出版《我與李怡:歷史洪流下的愛情故事》,曝光她與李怡早在2022年6月登記結婚。而李怡的2名女兒卻跨海提告,指控邱近思謀奪遺產,涉及詐欺、偽造文書等罪。邱近思今(1/20)召開記 者 會澄清,表示李怡女兒說法不實,「他來台灣,是他的自由選擇,希望和我共度餘生。」兩人婚姻合乎法律規定,李怡女兒指她盜領李怡遺產也屬誤會,她已匯回所有領出存款,「先生遺產至今全在他名下,並未短少。」邱近思感嘆,若先生知道女兒會以法律應對所有事情,「他可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更早去寫遺囑。」
閱讀更多
2025-01-20
蓮花基金會
在全球邁入高齡化的趨勢下,台灣正積極準備迎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上週五(1/17)蓮花基金會舉辦記 者 會,發表全台首份針對中高齡族群的「晚美人生大調查」,並推動幸福終活的理念。
閱讀更多
2025-01-17
彭蕙珍
小非是一位醫生,自醫學院畢業後進入醫院工作,就近在醫院附近租下6千元套房。年薪約90多萬,省吃儉用,工作二年就存下100萬。有了第一桶金後,她決定買房。2008年全球經濟受金融海嘯衝擊的最低點,在林口買下約30坪,總價300萬華廈。30歲婚後,她將生活重心放在家庭,看診時間極少,職涯實際上年薪破百萬的時間不過幾年。本金不多,靠著自學投資,加上10多年來持續買房並投入股市,40多歲就賺進上億身家。目前在診所工作、40多歲的她,年薪才70~80萬,不過,她完全不在意,因為投資收益早已超越本薪。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