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
NOW健康
1名65歲女性,丈夫過世多年,孩子鼓勵她尋找第二春。然而更年期後,陰道變得較為乾澀,也逐漸萎縮,加上喪偶後已有8年沒有性行為,因此即使認識了新的另一半,床事方面卻卡卡不順,且有性交疼痛的困擾。藉由陰道洞口切開手術,結合陰道雷射和電刺激,並搭配塗抹私密處動情素(植物性女性荷爾蒙),經3個月的復健後,婦人順利重拾床笫之歡。
閱讀更多
2021-10-07
李易紓
《今周刊》今天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嘉義縣縣長翁章梁以「友善高齡 在地老化」為題,分享在面對嘉義高齡化人口比率偏高等問題,透過推動各項社區服務,來部分替代家庭功能,大幅提升長輩照護的村里服務涵蓋率,讓住在嘉義的長輩們,能夠幸福且健康老。
閱讀更多
2021-10-07
李易紓
《今周刊》今天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專攻高齡健康的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老年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長島田裕之,分享如何預防失智症、 肌少 症。島田裕之在演說中,拿出醫學研究數據,證實做到「享受運動」、「與人群保持互動」、「注重營養攝取」這3點,就能有效延緩失智症、 肌少 症的發生,讓不健康餘命縮短。另外,立法委員、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金管會證期局前局長王詠心、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嘉義縣縣長翁章梁、醫師作家李偉文、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許瑞云也輪番上場,聊聊在中年後的熟齡人生,要面對的老後長照、健康、理財、心靈成長等課題。
閱讀更多
2021-10-06
彭蕙珍
89歲氣功老師孫靜夫高眺清瘦,目光炯炯有神。因自幼體弱多病,他深知疾病對生活的影響,48歲那年無意中獲得一份「梳頭功」資料,照著做,竟解決長年掉髮困擾,自此栽進氣功世界。
閱讀更多
2021-10-06
李易紓
40歲開始,身體骨骼肌的代謝平衡受影響, 肌少 症的發生率隨著年齡增加。 肌少 症是一種進行性的全身性肌肉疾病,由於身體骨骼肌的肌肉量快速減少,會讓生活功能上逐步退化。 肌少 症的進展,和是否有攝取足量的蛋白質,以及是否有安排充分的運動等面向息息相關。
閱讀更多
2021-10-04
郭美懿
與邱樹嘉的約訪,是透過臉書Messenger聯繫。不同於許多荒蕪一片的老人帳號,87歲的他慣常在夜間上線,不時發表近況,勤於回覆臉友訊息,版上眾多踩著高蹺、變裝演出的逗趣照片,正是他為人熟知的「不老頑童」標誌。「現在科技很好,網路上有什麼訊息都看得到,最近還有人發訊問我,9月、10月解封後有沒有活動?」他樂呵呵地笑說。
閱讀更多
2021-09-08
郭美懿
因為疫情之故,導遊張明石有好長一段時間沒帶團了,80歲的老人家卻仍直嚷著沒時間,「我書桌上一堆紙片沒整理,外頭看到不認識的花、樹,就趕快抄起來,回來查資料、建檔,還有英文單字要背,而且學生也會打來問東問西,時間不夠啊!」時時做好準備,才能在疫後報復性旅遊潮裡隨時ready!1941年出生的現役導遊張明石,至今沒把退休放進人生規劃裡。
閱讀更多
2021-08-25
郭美懿
拍照前,孫若澂詢問是否需要補個口紅?她就著小收納盒裡的鏡子補妝,一抹淡雅唇色搭配同色系的指甲油,襯得一頭華髮更顯嬌俏、精神。陪她同來採訪的女兒笑說:「我們家的媽媽不是一般老人,她有自己的Gmail信箱、LINE帳號,非常獨立自主。」
閱讀更多
2021-08-12
李易紓
「我現在講話要用麥克風啦,請你們見諒,我怕我氣不夠聲音太小,這題目(大同)本來好幾個月前我就想講,拖到現在,你們要多點耐心聽我慢慢說,但不要懷疑我亂扯喔!」笑著說這些話的,是102歲孫立德「孫爺爺」,雖然現在得坐著輪椅,但說話絲毫沒有吃力感,耳聰目明、思緒非常清楚。他固定會出席每周的5070社會企業論壇,有適合議題就當主講者,今年5月初和眾人分享著過往大同的經營點滴和秘辛,一講就1個多小時沒停。
閱讀更多
2021-08-04
李易紓
有傳言說,瘦子比較容易得「 肌少 症」,也有一說是老人才是罹患 肌少 症的高危險群。究竟什麼是 肌少 症嗎?先來試試回答這5個問題。
閱讀更多
6/ 16
第 6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