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夏韻芬
有一次我翻閱雜誌,看到一句話「覺得老到可以死了,是一項成就,不是挫敗」。這句話的意義在於,能夠享受生命,就可以從容優雅的老去,再白話一點的解釋就是要活得快樂自在。
閱讀更多
2021-01-12
黃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編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內群聚不斷擴大,8天已有9例染疫!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上分析,導致醫療人員互相感染的原因有這6個。
閱讀更多
2021-01-07
陳晉興, 陳保中
為什麼肺癌確診時,大多已進入第3期、甚至第4期?無聲無息的早期肺癌,該如何達到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的目標?
閱讀更多
2020-12-31
李易紓
英國 變種病毒入侵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台灣防疫層級拉高後,各地跨年活動紛紛取消或改線上直播。台北市政府今(12/31)決定正常舉辦跨年晚會,規模縮小成4萬人,市長柯文哲上午10時30分親自說明,認為「做最適當的防備,但不要被不理智的恐懼給打敗」。另外,其他各縣市重點跨年晚會、元旦活動動態,整理如下:
閱讀更多
2020-12-29
聯合報 / 記者黃惠群
國健署今公布「2018年癌症發生資料」,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6131人,較2017年增加4447人。2018年女性肺癌發生人數首度超過女性大腸癌,乳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標準化發生率持續上升,標準化死亡率持平,但甲狀腺癌女性為多數,而男性惡性機會較大。男性口腔癌標準化發生率及死亡率呈上下震盪趨勢,其中30至49歲口腔癌發生率降幅2成,可能與年輕族群嚼檳榔及抽菸率下降有關。
閱讀更多
2020-12-24
蘇絢慧
英國 媒體BBC在二○一八年有篇關於〈孤獨的五個誤解〉文章中,提到社會神經學家約翰•卡西奧普(John Cacioppo)認為:「孤獨感是來自人類進化的結果,目的在於促使我們改善與他人的關係。用口渴感來比喻,你要是感覺口渴,就會去找水來喝。你要是感到孤獨就會去接觸他人。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過著群居生活以保證安全,因此與他人保持聯繫是一種生存機制。」
閱讀更多
2020-12-10
田臨斌(老黑)
人人賦予他人身分標籤的結果,就是人人都為自己在別人眼中身分定位不斷奮鬥,因而產生焦慮。
閱讀更多
2020-12-08
李世強
或許是年輕時受過太多的苦,當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後,她還是過著節儉的日子,捨不得吃穿,但卻願意買好一點的東西給身邊的人。
閱讀更多
2020-12-02
李易紓
「哇!你們來了啊!你們都好乖喔……」。還沒進屋,就聽到一陣雀躍的聲音,再往前一看,原來智邦投資董事長余湘已經坐在地上,緊抱著導盲犬們笑得燦爛。「我從小在台東就養狗啊,會這麼喜歡拉布拉多,是有次我們去 英國 坐捷運,看到一隻導盲犬正在工作,牠領著視障朋友坐車、找到座位後,把下巴放在主人大腿上,認真工作又暖心,而且牠們還會自主去繞過障礙物,不只是聽指令而已,讓我感覺導盲犬真的很厲害、很偉大」。余湘難忘的那一幕,正是她與導盲犬的第一次邂逅,也牽起了10多年來的濃厚情緣。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