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陳炯瑜醫師
網路上謠傳,吃B群可以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陳炯瑜醫師說明,B群是8種維生素的總稱,包含菸鹼酸、泛酸、葉酸...等等,維生素之間彼此會分工合作,幫助身體的運作與正常代謝,此外也能幫助把碳水化合物,直接轉換成 葡萄糖 ,成為人體可以使用的能量。
閱讀更多
2023-05-14
中時新聞網 方翊倩
想維持身體健康就要從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做起,營養師許育禎指出,民眾以為吃甜食、炸物只會導致發胖,她直言「還可能導致身體慢性發炎、誘發許多慢性疾病!」另外,加工食品、反式脂肪及香菸都易致炎,平時應盡量少碰。
閱讀更多
2023-04-06
黃明惠 整理
據統計,台灣洗腎人口密度高居全球之冠,罹患腎臟病人口約12%,推估洗腎人口數超過9萬大關。飲食習慣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一般民眾常認為,會造成洗腎的原因,不外乎是吃太鹹或太重口味,不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造成洗腎的原因,「吃太鹹」已經退居第二名,以台灣目前第一傷腎的飲食是「吃太甜」。
閱讀更多
2023-02-21
NOW健康
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
閱讀更多
2023-01-19
HEHO健康網
桑椹可改善口乾、養肝明目、健髮防白髮、提神解勞、補血、補氣、助眠等作用,因此被譽為「21 世紀最佳保健水果」!
閱讀更多
2022-10-31
聯合報 / 記者林琮恩/綜合報導
知名作家、Pchome網路家庭創辦人詹宏志日前透露自己罹患糖尿病多年,喜愛美食的他因此必須忌口,連最愛吃的「甘納豆」也忍痛放棄。不過專家解釋,糖尿病患者只要吃對種類,黑豆、納豆等豆類食物,其實有助於促進胰島素分泌,進而降低血糖。
閱讀更多
2022-07-20
林依榕整理
睡覺時燈全關,難免在心理上會少了安全感,長輩們如果半夜起來上廁所,恐怕也不方便、有被家中物品絆倒的危險。但美國一項研究指出,睡覺開燈可能會導致體重暴增,還有增加心血管、糖尿病等風險。如果真的有開小夜燈需要,那麼燈的擺放位置、燈的顏色、床的位置就得特別注意,才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閱讀更多
2022-06-22
楊雅馨
足底筋膜是一條強韌的筋膜,如同「弦」一般,有支撐起整個足弓的力量,可以讓我們正常行走、跑、跳。當出現腳跟一踩地就痛,極有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閱讀更多
2022-06-12
郭美懿
新冠疫情仍處高原期,隨著確診人數暴增,越來越多人出現失眠、疲倦、心悸、腦霧等「長新冠」症狀。日前有網友分享自己染疫康復後仍留下「腦霧」後遺症,開車回家路上突然忘了自己在哪?對周遭環境完全陌生,形容就像失智的感覺,直呼:「腦霧真的很可怕!」
閱讀更多
2022-03-10
洪姍溆
在這個時代,無論在餐廳或自己家,到處充斥著高卡路里的食物,一不小心就會吃太多。要減重,必須注意飲食不要精緻化。我們要規劃並重新檢討生活習慣,特別是經過與專業減重規畫師討論過後所做的調整與改變,更能落實減重計畫的成果。
閱讀更多
5/ 15
第 5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