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1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前陣子中元普渡,家裡肯定累積不少泡麵及零食,但你知道嗎?近來研究人員指出一週只要吃2至3次的泡麵,罹患代謝疾病(糖尿病、肥胖)、中風與癌症的風險就會高!
閱讀更多
2019-08-22
郭依瑄
過重、肥胖,不只體態不好看,還會造成疲倦、工作效率差,嚴重的話還可能罹患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癌症等,如何有效避免可怕疾病?來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閱讀更多
2019-06-18
華人健康網
過度肥胖的人容易導致糖尿病,而有一些患有糖尿病的人,想減肥卻感覺很痛苦。病情起起伏伏,也跟肥胖息息相關。日本1位知名糖尿病專科醫師,以過來人現身說法,分享自己透過「減醣飲食」,並且推荐自製減醣便當,成功在1年內甩掉25公斤的秘訣!
閱讀更多
2019-05-16
華人健康網
罹癌不可怕,怕的是沒有力行好的習慣,只會坐等奇蹟!罹患肝癌不放棄,走過10年抗癌的艱辛路程,始終抱持樂觀態度正能量,充滿活力與健康的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教授韓柏檉,分享自己抗癌三件大事情,就是心、動、吃的調整,以及最令人好奇的是他力行的「抗癌餐盤」食譜,其中每天必吃的除了薑黃飯之外,還有特別配方的蔬果汁。
閱讀更多
2019-02-12
珍妮絲營養書
在市場看到好可愛的杏鮑菇,從小排到大,有種杏鮑菇生長史的感覺。到超市買盒裝或袋裝的菇類相對方便,但如果到了市場,你知道該怎麼挑選嗎?
閱讀更多
2018-12-28
華人健康網
肥胖不只會影響身型,更可能是增加失智症發生風險的潛在元凶之一!專家提醒研究發現,肥胖與皮下脂肪本身就是造成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潛在風險因子。因此,想要預防失智症上身,學會從日常飲食中適量控制脂肪的攝取量,維持自身體態健康非常重要。
閱讀更多
2018-10-04
邱璟綾
醫療科技進步加上人口老化,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伴隨而來的老人照護問題,成為你我都需要關心的課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主任張惠萍,同時也在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擔任營養師,她在第一線觀察到年長者營養攝取不均衡,是導致失能退化的原因之一。
閱讀更多
2018-09-21
NOW健康
其實除了幼兒之外,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也一樣需要奶製品。研究顯示,多多攝取奶類,有助於預防血管硬化、降低血壓,預防急性冠心病發生!日前,63歲吳先生有高血壓,某天假日他在家休息,不料下午四點左右,突然開始覺得身體不適、胸悶、胸痛、冒冷汗、感覺無法呼吸,家人立即將他送醫,確診是心肌梗塞!
閱讀更多
5/ 6
第 5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