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處置

顯示第 141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98

平常身體很好,為何染「流感」卻心臟衰竭?醫師:5種人是高危險群

tCol 2019-12-05

林芷揚

平常身體很好,為何染「流感」卻心臟衰竭?醫師:5種人是高危險群

編按:媒體報導,藝人郭彥甫日前因流感併發心內膜炎,在搭乘班機飛往美國的途中,突然心臟疼痛,抵達美國後緊急就醫,醫師說如果再晚兩個小時恐怕就來不及了,所幸治療之後已平安出院。目前已經進入流感季節,流感引起的併發症中,與心臟有關的還有「心肌炎」,以下為國內真實案例與醫師說明,提醒民眾提高警覺。(20191211更新)

閱讀更多

六旬婦參加同學會出遊突中風 醫師:出現4症狀馬上撥打119

tCol 2019-12-05

林芷揚

六旬婦參加同學會出遊突中風 醫師:出現4症狀馬上撥打119

宜蘭一名年約64歲的黃姓婦人,最近利用週末參加國小同學會,與畢業超過50載的同學們前往溪頭,進行兩天一夜旅遊。沒想到,在遊覽車上準備回程的時候,黃婦突然身體右側沒有知覺,無法動彈,接著大冒冷汗,想跟同學說自己的狀況,赫然發現連話都說不清楚!

閱讀更多

「腦動脈瘤」愛找40歲以上的人!死亡率高達50%,5大高危險群要當心

tCol 2019-11-27

林芷揚

「腦動脈瘤」愛找40歲以上的人!死亡率高達50%,5大高危險群要當心

年約50歲的N先生,每天在工作中突然昏倒,並摔倒撞到額頭,同事趕緊將他送醫。當時N先生一度醒來,又再次陷入昏迷狀態,最後確認N先生腦中有一顆「腦動脈瘤」,已經破裂出血,並併發急性水腦症。值得注意的是,腦動脈瘤好發於四、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而且在破裂之前,通常沒有任何症狀!

閱讀更多

30年戰勝3癌症,身體狀況愈來愈好!抗癌名醫陳衛華:只要勇敢活下去,你的人生肯定更精彩

tCol 2019-11-08

吳思瑩

30年戰勝3癌症,身體狀況愈來愈好!抗癌名醫陳衛華:只要勇敢活下去,你的人生肯定更精彩

是家醫科醫師,同時也是心臟內科名醫的陳衛華,在30年間罹患了三種癌症:骨癌、腎臟癌、甲狀腺癌,抗癌至今,身體狀況愈來愈好,且聽他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成功戰勝癌症。他也在對抗癌症成功後,勉勵自己,以及每一個人:只要勇敢活下去,你的人生肯定更精彩!

閱讀更多

不是有墓地才會想起逝者…葬禮一場要花30萬,連骨灰都不留的「終極零葬」、解放子女重擔

tCol 2019-10-24

島田裕巳

不是有墓地才會想起逝者…葬禮一場要花30萬,連骨灰都不留的「終極零葬」、解放子女重擔

編按:一直以來,喪葬費用算是不小的經濟負擔。據統計,在台灣大約需要30萬或者更多……隨著台灣人對「身後事」的態度轉趨開放,台北市政府統計,民國103年起,參加環保葬人數漸增,樹葬最多、當人生的終點到來,讓一切「歸零」,也是葬儀方式的另一種選擇。

閱讀更多

排便不順就是大腸癌?醫師:當心息肉變癌症,3招遠離大腸癌

tCol 2019-10-05

林芷揚

排便不順就是大腸癌?醫師:當心息肉變癌症,3招遠離大腸癌

大腸癌的前身是大腸息肉,從息肉發展成大腸癌約需5~10年,過程中不會有感覺,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因此許多人都是在健檢時才發現,甚至已經罹患大腸癌。防堵大腸癌,一定要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想辭職回家照顧病父,卻被罵覬覦遺產!避免財產紛爭,50歲起開始「終點練習」

tCol 2019-10-02

林靜君談心室

想辭職回家照顧病父,卻被罵覬覦遺產!避免財產紛爭,50歲起開始「終點練習」

H考慮是否辭職返鄉專心照顧生病的爸爸,因為哥哥一家雖然和爸爸同住,但對老人家的事,多半不聞不問,她實在不忍。不料,H無意中得知大嫂對外說,她是覬覦家產而假裝有心,大嫂甚至當她的面說,「我娘家的姊妹都很自愛,父親過世後女兒都是自願拋棄繼承,不會拿家裡一分一毫」。

閱讀更多

40多歲女突昏倒,腦動脈瘤破裂惹禍 醫師:平時無症狀,這些人是高危險群

tCol 2019-09-27

林芷揚

40多歲女突昏倒,腦動脈瘤破裂惹禍 醫師:平時無症狀,這些人是高危險群

一位40多歲的女性在家突然昏倒,在無外力撞擊的情況下,呈現意識不清、身體左半邊無力等狀況。緊急送醫後確診,腦動脈瘤破裂造成腦出血,緊急開刀。腦動脈瘤好發於30~60歲女性,高血壓、抽菸都是危險因子,應特別注意。

閱讀更多

他人已死,親屬卻不簽死亡證明...竟因財產還沒轉移完!4例子警惕我們:如果病人是你的家人,你該怎麼辦?

tCol 2019-09-26

柯文哲

他人已死,親屬卻不簽死亡證明...竟因財產還沒轉移完!4例子警惕我們:如果病人是你的家人,你該怎麼辦?

編按:柯醫師曾說過,社會只教人們如何當醫生,卻沒有說過如何醫死;如同身而為人的我們,只告訴我們生命怎麼出生,卻缺乏幫助我們面對死亡。生死議題總是被我們拋在腦後,卻是你我遲早會碰到的問題。本文透過4個不同面向的例子,除了給予醫師們省思之外,更提醒我們,當病人已死,因為財產等各種問題,無法善終,如果病人是你的家人,或躺在病床上的是你,你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急診等不到病房怎麼辦?落實分級醫療,轉診減少等待時間

tCol 2019-08-26

林芷揚

急診等不到病房怎麼辦?落實分級醫療,轉診減少等待時間

林小姐因泌尿道感染問題至馬偕醫院急診就醫,卻在急診等待了近2天,仍未能等到病房。類似情況不斷在各大醫院上演,病人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