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認命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79

做對5件事,當個好命人!比起要什麼就有什麼,那種不想要,就帥氣說「不」的人才叫幸福

tCol 2022-03-18

崴爺

做對5件事,當個好命人!比起要什麼就有什麼,那種不想要,就帥氣說「不」的人才叫幸福

朋友問我對人生有什麼期許?以前的我一定會答「事業成功、賺大錢」,但現在的答案只有四個字:「遊刃有餘」。

閱讀更多

「只要一次大虧,就可能萬劫不復!」 施昇輝劇透《魷魚遊戲》犯下的6大「投資誤區」

tCol 2022-02-24

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只要一次大虧,就可能萬劫不復!」 施昇輝劇透《魷魚遊戲》犯下的6大「投資誤區」

去年最夯的韓劇,無疑就是《魷魚遊戲》。故事靈感來自韓國居高不下的個人債務問題,迫使這些走投無路的人,必須去玩一場你死我活的遊戲。遊戲的輸家會丟了性命,贏家則可獲得不斷累積的獎金。類似的生存遊戲情節則遙指2000年的日本片《大逃殺》,但這齣韓劇加上了韓國金融問題的背景,更具現實感和隱喻性。

閱讀更多

她離婚後嫁給皇室,竟被很多人罵不知足!1例子啟示:在婚姻無限包容妥協,那不叫幸福是認命

tCol 2022-02-17

馬克太太

她離婚後嫁給皇室,竟被很多人罵不知足!1例子啟示:在婚姻無限包容妥協,那不叫幸福是 認命

英國皇室的哈利王子和梅根這對夫婦,一直是媒體寵兒,也是鎂光燈追逐的焦點。他們在美國談話性節目中公開接受訪談時,梅根談到了她嫁入皇室後的心路歷程和一些不為人知的秘辛,很快就引起了英國人民的熱烈討論。在一篇篇新聞報導底下,有許多網友的留言,不分男女都有;很多人罵梅根不知足,其中以女性居多。

閱讀更多

她捨200萬高薪回家照顧生病父母,雙親辭世卻被親弟搶房趕人...越親近的人總傷你越深

tCol 2022-01-21

莎莉夫人(Ms. Sally)

她捨200萬高薪回家照顧生病父母,雙親辭世卻被親弟搶房趕人...越親近的人總傷你越深

「不管單身還是已婚,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我的好友珊珊在遭遇父母接連過世的打擊後,這樣跟我說。

閱讀更多

單身姑姑喊話3兄妹:誰對我好,2千萬房就給誰!內行人分析「想繼承」要留意這件事

tCol 2021-10-27

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

單身姑姑喊話3兄妹:誰對我好,2千萬房就給誰!內行人分析「想繼承」要留意這件事

親戚豪氣喊話要給房,沒想到卻讓人感到困擾,甚至擔憂兄妹感情因此生變。

閱讀更多

只想賺10%?最後多數賠錢!施昇輝:找個讓自己「安心套」標的,煩惱留給其他地方

tCol 2021-09-28

張家麒

只想賺10%?最後多數賠錢!施昇輝:找個讓自己「安心套」標的,煩惱留給其他地方

「投資越簡單,人生越樂活」的樂活大叔施昇輝,先前獲大愛「人文講堂」邀請,與大家分享,不同於主流的投資理財觀念!以下為施昇輝演講內容重點:

閱讀更多

長女婚後不獨立狂找麻煩,上輩子欠她?「重男輕女」讓她童年缺愛現在來討愛,這輩子得先還

tCol 2021-09-10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44

長女婚後不獨立狂找麻煩,上輩子欠她?「重男輕女」讓她童年缺愛現在來討愛,這輩子得先還

Q:我是文蒨,57歲,老公62歲,有31歲的女兒跟29歲的兒子,都已經成家,女兒跟女婿以及2歲孫子住在台北,我們住在中部。女兒婚後5年至今,不時就來訊、來電哭訴,我就得上台北去她家找她,或有時帶回家來,反反覆覆搞得我累死了,被女婿認為是過度干涉,我還靠要打點孫子的事才能去她家。今年初,女兒開始因為憂鬱症去看精神科,最近3個月變本加厲,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11點,一天4、5通電話,每次30分鐘,我當然會聽她抱怨,但每次都說同樣的事,還不斷攻擊我,我覺得自己達到極限。她還總說「妳不瞭解我!」「妳從來沒愛過我!」完全跟吵要玩具沒買給她的小孩子一樣!我們家開店做生意很忙,從小她就在店裡長大,她一直抱怨我「永遠都是很焦躁不耐煩的樣子!」她從小是乖孩子,但高中時大反叛,還曾逃學過,後來出社會上班,也只是拼命玩,幸好結婚了,終於搬離家,我才算鬆了一口氣,但沒想到婚後麻煩才開始,我實在不知如何是好?難道是我上輩子欠她的,才會現在得還債?她已經31歲了,難道下半輩子也要繼續哺乳這樣的大孩子嗎?我怎樣才能獲得解放?

閱讀更多

不屬於我的,窮極一輩子努力都沒用!中年後只專注為自己而活時,所有挫折都變值得

tCol 2021-07-12

雪兒Cher

不屬於我的,窮極一輩子努力都沒用!中年後只專注為自己而活時,所有挫折都變值得

我是在背包窮遊之後才意識到不屬於我的,窮極一輩子去爭取跟努力都沒有用,人倘若一輩子都在別人期待的路上,就不會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那天學豪採訪新書,問我「三十歲跟四十歲的差別是什麼?」我說:「二十歲是期盼,三十歲是衝刺,四十歲是捨得。」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