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2
林芷揚
中醫認為,脾、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營養物質的吸收與傳輸,而人必須依賴營養維持生命,因此脾、胃合稱「後天之本」。所謂「內傷脾胃,百病由生」,養生應以脾胃為先。
閱讀更多
2019-02-12
四塊玉文創
關雯的先生目前長期派駐在廈門工作,每三個月回來兩週。先生外派後,沒想到婆婆得了失智症,目前她已經辭去工作,全心照顧失智的婆婆一段時間了,現在的她看起來非常疲憊,她緩緩地從先生決定接受外派說起。
閱讀更多
2019-01-11
今周刊
冥想培養的慈悲心靈也適用於自己。開始能夠包容平時因為失敗而感到焦躁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可以減少自責的頻率。
閱讀更多
2018-12-20
愛長照
如何幫助較容易感到孤寂落寞,或是感到不安的年長父母調適情緒,面對老後生活呢?對於較固執、難溝通或依賴子女的銀髮父母,如何緩減自己的壓力?以下提供個人的三點建議。
閱讀更多
2018-12-05
林芷揚
住在嘉義的74歲黃阿公與太太相依為命,只能仰賴老人年金、拾荒、四處打零工維生,常常沒錢繳費,被斷水斷電。最近黃阿公言行異常,但因沒錢加上交通不便,延誤就醫,上個月又出兩次車禍,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卻只能獨自面對高齡照顧的困境。
閱讀更多
2018-11-20
健康傳媒
58歲已婚女性,是一名家庭主婦,求診原因主訴焦慮心悸失眠惡夢,診斷有「焦慮症及失眠」。個案自述因與先生有溝通不良情形,常會對她叨念且對她做的所有事均會大肆評論。
閱讀更多
2018-11-19
林芷揚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常出現暴躁、易怒等 負面情緒 ,即使內心不想生氣也總是控制不了自己。白天常常沒來由地疲勞,晚上卻還是失眠、睡不好,令人相當苦惱!
閱讀更多
2018-11-01
有光興記
進行正念冥想,將意識投向各式各樣的感官,就能查覺到平時沒有意識到的思緒。發現潛藏在自身的眾多慾望後,自然能夠進一步了解慾望就是煩惱的源頭。
閱讀更多
2018-10-23
林芷揚
「我現在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我是年老父母親的照顧者。」57歲的張曼娟,對外是小朋友崇拜的老師,是眾人欽羨的暢銷作家,但回到家裡,她是一名平凡如你我,偶爾也需要遠離長照現場的家庭照顧者。
閱讀更多
24/ 27
第 24頁,共 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