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1
理白小姐(梁靖悦)
很多人在存到一筆錢後,會讓自己急急忙忙投入市場,但這樣的行為真的很不恰當,因此投資前,必須先打造護城河,也就是說,每個人都需要一筆「緊急預備金」,不管是上班族、家庭主婦、學生、斜槓族、自由工作者,都應該要有一筆能夠隨時在緊急時,能夠動用的錢,以用來因應各種突發狀況。
閱讀更多
2024-03-07
李紹鋒
為什麼要替退休生活提早做準備?不可逆的高齡化趨勢,造就了養老危機,長壽成了人類最新的風險。大多數人心裡多半有種焦慮:錢花完了,人還死不了,怎麼辦?除此之外, 通貨膨脹 問題似乎日漸惡化,錢變得越來越薄!還有,養兒也已經不再能防老,子女別成了啃老族就已經萬幸!既然別人都不能指望,只好靠自己。
閱讀更多
2024-01-10
闕又上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可以有許多分身,他隨便拔根毛一吹就有分身產生;你一定聽過孫悟空72變,他可以變出很多分身。「72」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不但孫悟空喜歡,連我這幫人家理財的管理者也經常要借重這「七二法則」,這是我在美國念研究所時都還不知、卻一直到財務規劃師的考試才知道它的奧祕。如果想要擁有孫悟空的本事,就要先了解七二法則。接下來,讓我告訴你它的神奇之處。
閱讀更多
2023-12-22
陳啟祥
前一段談到本益比的部分,你會發現股票市場上,有一些公司長期享有較高的本益比,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如果看到高本益比的公司,一定要試著去找出其背後墊高本益比的原因,試著理解並且分析這個原因的可持續性。
閱讀更多
2023-11-22
段詩潔
(今周刊1405)「很多人憑感覺做事,這是很危險的;我們分析師喜歡以數字為準,有科學、有數字,算出來我才會安心。」前知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這麼說。
閱讀更多
2023-10-16
橘世代編輯部
台灣人壽與政大商學院在今年6月共同發布「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報告,發現台灣民眾開始退休準備平均年齡為36.99歲,甚至有3成以上20歲至29歲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布局退休的準備,顯示大家對提早退休 的渴望。然而,以退休年齡65歲、人均餘命81歲條件計算,退休後還有近20年的光陰,到底怎麼樣的退休生活適合自己?又要為退休生活準備什麼呢?
閱讀更多
2023-09-22
肯恩.費雪, 菈菈.霍夫曼斯
你完全無法又保本又追求資產成長。你不可能只擁有上漲波動,卻沒有下跌波動。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那他們就是在騙你。或許,他們是無心這麼說的,是不良示範;但也有可能是有心這麼說的,那是更糟糕的示範!你愈是追求成長,就愈要預期波動率會更大。這種情況是無法避免的。請你現在就接受,才不會有不合理的預期。
閱讀更多
2023-09-19
比爾‧柏金斯
你是否想過,在你死前沒把錢花光都是浪費?最佳的金錢分配策略是什麼?如何在時間、健康與金錢之間取得平衡?「人生要過得好,而不只是活著。」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告訴你:如何100%享用金錢,做出人生最好的投資。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認為:如果你花了許多時間去賺錢,卻根本來不及在死前享受到那些金錢,那你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因為金錢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更重要的目標是享受生命。但是,很多人卻為了賺錢,犧牲了更重要的目標。比爾.柏金斯提出的「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是指,只要存夠退休的錢,並且要給家人、要捐作慈善的錢都給了,你就應該充分享用金錢、投注更多精神創造難忘的人生經驗──不要在辦公室耗上更多時間,也不要等到年紀太大,什麼都做不了才後悔莫及。
閱讀更多
2023-09-11
青春向錢看—施昇輝
面對詭譎的股市,有些投資小白選擇放棄,有些卻又躍躍欲試。前者深怕賠錢。後者急著想賺錢,但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
閱讀更多
2023-08-11
田英洙
台股從去年的萬三一路到近期的萬七、萬八,究竟市場目前處於什麼狀態?景氣是否已經恢復?投資人應該要進場了嗎?此時應該瞄準的投資標的又有哪些,關於這些,股市循環大師浦上邦雄的《股市循環的選股時機》都有解答,為投資人提供一套觀察市場週期,不論熊市牛市都能賺錢的進場策略。
閱讀更多
3/ 11
第 3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