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7
NOW健康
冬天是椎間盤突出好發季節,天冷肌肉緊繃,加上若在進行居家清潔時有搬重物、姿勢不良的情形,更容易閃到腰或造成椎間盤突出,出現腰痠背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狀。除了復健治療,中醫也能有效舒緩椎間盤突出,透過針灸、推拿、中藥調理等方式,幫助患者減輕疼痛、改善不適。擔心開刀風險或術後後遺症的民眾,不妨考慮中醫療法,以溫和的方式告別疼痛。
閱讀更多
2024-12-13
郭美懿整理
樂壇天后席琳狄翁2022年自曝罹患「僵硬人症候群」暫別歌壇,直到巴黎奧運開幕式才驚喜復出。台灣也有一名女子2年多前開始出現肌肉僵硬感,「腳就像黏在地上,跨不出去!」一開始以為是 運動傷害 ,但持續復健沒有改善,和來看到琳狄翁新聞才趕快就醫確診。醫師提醒,若出現下肢感覺異常且合併有步態問題,可盡速至神經內科就診。
閱讀更多
2024-09-13
幸福熟齡
養生運動「超慢跑」因不分年齡、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很受歡迎,運動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超慢跑真的人人都適合嗎?
閱讀更多
2024-05-08
NOW健康
網球肘在 運動傷害 中很常見,顧名思義,許多網球運動員在進行開球、擊球、抽拍和反拍等反覆動作,很容易出現手肘疼痛的現象。實際上,網球肘不只發生在打網球的人身上,其他像是勞工族群、家庭主婦等,也可能罹患網球肘,病因主要與過度使用肘關節或前臂及手腕轉動的頻率有關。
閱讀更多
2024-05-06
NOW健康
隨著人口老化日益嚴重,長輩關節疼痛問題變得愈來愈嚴峻,世民小兒科家醫專科的陳民虹醫師在家醫科領域遇到許多中老年人前來求助解決肩關節和膝關節疼痛的難題,並強調需先找出疼痛點與原因,才能夠對症治療。
閱讀更多
2023-12-21
郭美懿
入冬最強冷氣團襲台,北部今晨低溫僅9度,但中央氣象局預報會越晚越冷,新北、基隆及新竹局部地區更有6度以下低溫發生的機率。天氣急凍易誘發心臟病、急性中風,臉書粉專「急診男爸one」表示,光是週二(12/19)短短1個多小時,就送來3個腦出血患者,示警未來幾天氣溫持續下探,腦血管與心血管疾病的病患就醫人數,「應該也是會直線上升」!其實受輻射冷卻效應及冬季晝短夜長影響,「清晨5~6點」及「晚上8~9點」是最容易引發血管收縮、血壓變化的危險時段。國健署提醒,如果習慣晨運,建議低溫時期晚點出門,並注意自身保暖,以漸層式穿著隨溫度變化穿脫,維持體溫穩定。而且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適度補充溫熱開水,增加身體血液的流動性,最好結伴運動,相互照應。
閱讀更多
2023-12-10
元氣網/編輯葉姿岑整理
每天走路,到底需走多少步才算有運動到?名醫江坤俊指出,不需要再糾結「日行萬步」,走路只要注意2個原則:速度要快、步伐要大,用快走的方式,每天走3次,每次走約10分鐘,就對身心健康有幫助。
閱讀更多
2023-12-01
NOW健康
現代人常有肩部痠痛的問題,不論是長期久坐電腦前工作、炒菜曬衣做家事、搬重物或是運動時使用過度等,都可能因為姿勢不良或反覆承受外力而產生肩部的勞損或發炎。這樣的損害一旦發生,通常需要漫長的修復期;不過,專業醫師指出,目前透過妥善運用增生療法,能幫助患者從肩部不適中加快康復,重返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2023-09-08
林頌凱 醫師
在台灣,每5人中,就有3人有頸椎問題,頸椎病成了全民新疾病!奧運隊醫告訴你如何不開刀治頸椎。
閱讀更多
2023-03-03
韓柏檉
2008年初罹癌至今,將超過15個年頭,一路太太幼香陪伴支持與鼓勵,人生由黑白轉為彩色,但無常之路迎面襲擊而來,太太在2017年7月卻因癌症過世,這個痛、這個角色的轉換,誰懂?健康養生、防癌抗癌,人人朗朗上口,市面上各種方法、招數比比皆是。在雙重的狠痛下,更明白了一些世間道理,養生、防癌、抗癌,所要做的事情幾乎一樣,差別在於是否多了一項「進醫院看醫生治療否?」回到家裡就是「自療」囉!自我療癒,近年深深體悟,大道至簡,以道御術的精神與哲理,世間方法招數多如過江之鯽,但真正的精隨「道法自然,萬法唯心」,人有千百種體質,不同的方法各有其妙處,但也並非人人適用。
閱讀更多
1/ 8
第 1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