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過高

顯示第 1711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當心「隱性肥胖」上身!消滅大肚腩,醫揭擊退內臟脂肪5方法

tCol 2022-05-20

陳志銜醫師

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當心「隱性肥胖」上身!消滅大肚腩,醫揭擊退內臟脂肪5方法

坐下來之後,肚子總是會有一圈,糾纏多年的「腹」能量嗎?​如果你也是小腹較突出的朋友,要注意內臟脂肪含量是否較高,不過如果沒有明顯的外觀特徵,該怎麼知道自己是否為隱性肥胖「泡芙人」的一員呢?​

閱讀更多

血壓低、荷爾蒙失調、膽結石是水煮餐減重害的?跟營養師降低暗藏風險、輕鬆健康瘦

tCol 2022-05-12

鄭惠娟

血壓低、荷爾蒙失調、膽結石是水煮餐減重害的?跟營養師降低暗藏風險、輕鬆健康瘦

不想外食吃油膩膩的菜,希望能藉由水煮餐減重,守護身體健康嗎?​

閱讀更多

「兒女每月押著父母來領退休俸…」郵局櫃台看盡軍公教悲劇:老來最難防的賊,不是別人,而是兒女

tCol 2022-05-11

洪雪珍

「兒女每月押著父母來領退休俸…」郵局櫃台看盡軍公教悲劇:老來最難防的賊,不是別人,而是兒女

早上門鈴響了,按得很輕,一下子停了,聽得出來按的人有些客氣。隔著鐵門一看,是個約莫80歲的老太太,卻想不起來是誰。老太太介紹自己住五樓,很少下樓,想請我幫個忙,陪她到郵局一趟。

閱讀更多

家裡有人確診COVID-19,我該怎麼照顧?哪些症狀要送醫?事先該準備哪些藥品?

tCol 2022-05-11

郭美懿整理

家裡有人確診COVID-19,我該怎麼照顧?哪些症狀要送醫?事先該準備哪些藥品?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隨著確診人數飆高,許多人也感受到病毒一步步接近自己。由於目前9成確診者皆為輕症,只須在家休養,但遇到身體不適,身為同住者,究竟該怎麼照顧家中的確診者呢?

閱讀更多

7年存股計畫年領500萬退休!他工作滿25年離職:靠9字箴言穩領股利、賺價差,想輸很難

tCol 2022-05-03

陳重銘

7年存股計畫年領500萬退休!他工作滿25年離職:靠9字箴言穩領股利、賺價差,想輸很難

「存績優股」基本上是個「買好股票,股息再投入」的過程,真的非常簡單。但真的就是買進股票,好好抱牢,這樣就可以了嗎?還是可以歸納得更有系統呢?以前我很喜歡看大陸劇《朱元璋》,朱元璋可以從一個乞丐,打敗天下群雄成為九五之尊,這個歷程跟一個上班族,靠著投資理財邁向「財務自由」之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閱讀更多

繳完房貸終於喘口氣,卻發現退休金一毛都沒存!粉圓妹:擁有「現金流」比房子重要

tCol 2022-04-29

粉圓妹

繳完房貸終於喘口氣,卻發現退休金一毛都沒存!粉圓妹:擁有「現金流」比房子重要

粉圓妹19歲入股,23歲開公司擔任負責人,25歲時賣掉公司時存得一桶金,當時新店山區房價一坪12萬,曾經想把這筆錢當成頭期款,房貸利率約8~10%,並非現在的低利率,買下去真的是壓力山大,冷靜計算之後,仍然無法有自信負擔未來的房貸,因而放棄。

閱讀更多

中年後,他年領500多萬股息的方法!12招「在恐慌中學賺錢」技巧,打造安穩、快樂老後

tCol 2022-04-29

陳重銘

中年後,他年領500多萬股息的方法!12招「在恐慌中學賺錢」技巧,打造安穩、快樂老後

努力研究股票,就一定會成功賺大錢嗎?如果投資靠的是聰明才智(IQ),那麼教導投資學的教授們,早就統統住進帝寶豪宅了。能否藉著投資股票而致富,最主要的還是靠心理因素(EQ)。

閱讀更多

賣掉股票是為了籌措資金,再買進其他好股票:4個訊號助你迅速止血,開啟另一個賺錢藍海

tCol 2022-04-29

陳重銘

賣掉股票是為了籌措資金,再買進其他好股票:4個訊號助你迅速止血,開啟另一個賺錢藍海

很多人認為買進好股票之後,就應該要長期持有,永遠不要賣出。這樣可能會曲解「買進好股票,長期持有」的概念。投資這個動作是永久的,但是壞公司的股票一定要砍,一旦經營團隊改變、公司的方向出問題,或是產業結構改變時,還是要趕快把股票賣掉。

閱讀更多

今+5108例/居隔3+4明上路,4天能上班不能上學!確診如何回報「一圖秒懂」、匡列天數縮至2天

tCol 2022-04-25

林依榕整理

今+5108例/居隔3+4明上路,4天能上班不能上學!確診如何回報「一圖秒懂」、匡列天數縮至2天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突破單日5000人確診大關,今(25)日本土新增病例為5108例、113例境外移入(10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無死亡個案。確診人數不斷擴大,為了防疫同時讓社會正常運作,行政院長蘇貞昌24日同意將居家隔離改為「3+4」新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5)日記者會說明,除了居隔新制改為3+4外,確診者的回報、密切接觸者的匡列,相關規定都有大變動。另外,現在確診人數多、足跡也多,陳時中說,公布足跡意義不大,反而會因為沒辦法調查得完整,而認為某些足跡安全,因此原則上不再公布。

閱讀更多

擔心膽固醇過高,她「戒蛋」30年…名醫破解避吃肉類、海鮮迷思,這2種食物才不能吃!

tCol 2022-04-20

林靜芸醫師

擔心膽固醇 過高 ,她「戒蛋」30年…名醫破解避吃肉類、海鮮迷思,這2種食物才不能吃!

我從小不吃肉,肥肉、雞皮、內臟完全不碰,海產也少吃。所以母親每天給我吃一個蛋,最懷念是後院母雞剛下的蛋,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淋一點醬油,攪拌之後真的是每粒飯都香噴噴。我還喜歡吃荷包蛋、滷蛋、白煮蛋、蒸蛋、煎蛋、蛋包飯等等。母親常說蛋可以孵出小雞,養分很夠。求學時期我的身高在班上數一數二,真該感謝我聰明的母親。直到35歲時,體檢發現我的膽固醇偏高,檢討起來唯一可能是蛋吃太多。我從此開始戒蛋並增加運動,奇怪的是膽固醇仍隨著年齡緩慢升高。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