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
NOW健康
現代人使用3C產品相當頻繁,新竹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提醒,若不適度讓眼睛休息,恐加重眼睛發生病變的危機。
閱讀更多
2020-04-08
華人健康網
隨著孩子成人,相信做父母的多半是既欣慰又感慨。欣慰的是,這麼辛苦拉拔孩子終於長大了;感慨的是,歲月不饒人,過去黏人的孩子已不再需要自己的時刻關心。更重要的是,隨著孩子的獨立、離巢,自己似乎也失去了生活重心。面對這樣的情況,到底該如何是好呢?且聽精神科醫師怎麼說!
閱讀更多
2020-03-24
陳業鑫 律師
居家工作與異地辦公屬於工作地點之變更,建議勞雇雙方以書面協議方式作為原有勞動契約之增補條款,以杜爭議。
閱讀更多
2020-01-08
馬汀.塞利格曼
在正向心理學的五門課中,我指定學生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執行我們想出來的練習,結果真是非常令人驚異:我從來沒有看到我的學生有這麼多的正向生活改變,或是聽到這麼多甜蜜的話—「它改變了我的生命」是學生最常用來描述這門課的一句話。
閱讀更多
2019-09-16
周慕姿
小菲談了幾次戀愛。每一次戀愛,小菲都覺得這個人就是自己的「靈魂伴侶」,於是,小菲非常認真經營每一段感情。
閱讀更多
2019-04-29
林芷揚
老花眼通常發生在42歲之後,但隨著民眾使用3C產品時間拉長,老花眼已經出現年輕化趨勢。眼科醫師呂大文曾收治一名患者,年僅36歲就出現早發性老花眼。另有調查發現,七成未滿40歲的上班族都曾出現「類老花」的現象。
閱讀更多
2019-04-22
林芷揚
「醫師是你的職業,但你還是一個『人』。如果不會做人,怎麼做醫生?」神經外科名醫黃勝堅近年大力推行善終觀念和居家醫療,強調醫師和病人之間的互信關係,以及醫師如何以病人與照顧者為中心,不只治病,更要懂得「死亡」,協助病人和家屬做出適當的照護決策、維護臨終尊嚴。
閱讀更多
2019-02-14
新自然主義
關於媽媽的照護,我和妹妹的目標都希望是「朗朗照護」,而不是「老老照護」,但現實豈能如此理想。
閱讀更多
7/ 8
第 7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