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6
許秀惠、燕珍宜、楊明方
全台共有48萬癌症病人,過去診療癌症過程充滿了「不確定」,醫師無法事先預知治療對哪些病患有效?哪些卻無效?如今,隨著基因等分子檢測技術的進步,醫療上的「不確定、不精準」有望變得「精準」, 一個「對人、對症」的個人化精準醫療新時代已然來臨!
閱讀更多
2016-03-25
國泰綜合醫院
目前各醫院急診擁塞情形相當嚴重,民眾就醫應體認緊急 醫療資源 有限,許多病人及家屬並不了解檢傷分類之涵義,輕症病人或家屬常常覺得等候時間過久,無法耐心等待就診,因而造成急診醫護人員及院方之困擾,也影響到重症病人之治療。
閱讀更多
2016-03-22
林思宇
流感肆虐,全台大量使用葉克膜,甚至有醫師反映「缺貨」,使「葉醫師」再成焦點。被認為是重症患者最後一線生機的葉克膜,到底為何物?真有那麼神嗎?
閱讀更多
2014-09-11
何欣潔
20210523編按:每天下午兩點,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固定召開記者會的時間點,除了指揮官陳時中外,疾管署副署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也負責回答媒體各種有關新冠疫情相關問題。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王南琦在臉書上說,看到羅一鈞不卑不亢地回答各種問題,她認為確實安撫了因為疫情而起的「煩躁心」。王南琦特別上網查了一下羅一鈞的背景,原來是建中數理資優生一路跳級、全國榜首上台大醫學院,只唸6年就畢業,更選擇到非洲馬拉威當外交替代役。《今周刊》曾於2014年專訪過羅一鈞,也聊到了這段歷程。
閱讀更多
2013-12-26
謝榮瑤口述、辛曉昀整理
徐生明生前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讓太太在面臨徐生明即使挽回生命,也可能變成植物人的情況下,選擇放手。「善終」不僅讓往生者走得平順,更關照生者的情緒,能從離別中釋然。
閱讀更多
10/ 10
第 10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