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
蘭迦納特
額葉損傷病患遇到的記憶問題,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記憶挑戰有著直接的關聯,而這個關聯成為我對前額葉皮質深感興趣的原因之一。即使在沒有具體損傷的情況下,前額葉皮質的功能仍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進一步導致顯著的記憶問題,例如我在埃文斯頓醫院神經心理學診間測試的許多病患,轉介過來是為了評估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性,但在進一步測驗後,卻發現是臨床上的憂鬱症。
閱讀更多
2023-09-23
高醫中醫部/陳忠淵醫師
在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期,未經中醫師辨證就胡亂使用補養類藥物提升免疫小心「越補越大洞」。這也難怪有很多醫師會呼籲癌症患者不要亂接觸當歸、人參,因為這些藥物的使用需要中醫專業確認體質的偏性才會合拍,尤其是抗癌過程陰陽早已失衡的患者更應慎之。
閱讀更多
2023-05-30
財經專家 李美虹
五月上旬首次確診,在家關了9天,出關後就趕緊找中醫師調理,因為我不想有「 長新冠 」的後遺症。今天在診間候診時,聽到相約來看診的兩位病友聊天,話題是其中一位女病友因為被迫提早退休,所以去年開始提前請領勞保年金,但因為是「提前請領」,勞保年金就被打了8折,她跟朋友訴苦說日子過得很辛苦。
閱讀更多
2023-05-29
潮健康/全煜耳鼻喉科診所耳鼻喉專科醫師 林岱樓醫師
編按:國內新冠疫情第4波疫情來襲,重複感染也變多,許多不曾染疫的「天選之人」更紛紛中鏢。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未來防疫措施就是「鬆、緊、鬆、緊」,國人要習慣這就是未來的「新常態」生活。吳明賢表示,這次疫情再起是因為5月放寬防疫措施,染疫的人一定會變多,慶幸的是,多數患者以輕症居多,但老、弱、病、殘族群免疫力不佳「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除了接種疫苗外,染疫時要趕快以藥物治療。吳明賢表示,新冠疫情不會像SARS一樣「完全消失」,一定要更注意自己的健康,平時要好好吃飯、運動、睡覺,有規律生活、正向心情,不靠藥物就能提升免疫力。他也提醒,除了新冠肺炎之外,腸病毒、流感病毒也都回來了,尤其腸病毒「今年可能會很厲害。」
閱讀更多
2023-05-05
NOW健康
有位50歲男子在確診後開始有臉色蒼白、走路喘以及久咳等症狀,以為是 長新冠 ,因血球數值異常,發現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表示,如發現臉色蒼白、不明原因發燒、無碰撞卻有瘀血、骨骼疼痛等4症狀,應及早就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侯信安醫師表示,過去兩、三年間偶見類似個案,病患有此症狀乃是造血功能異常所致,提醒民眾若有上述狀況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閱讀更多
2023-03-22
郭美懿
新冠疫情趨緩,指揮中心也大幅放寬口罩令,不過流感等呼吸道病毒仍持續於社區活動,光是上週(3/14~3/20)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就高達47,009人次,預估要到清明節之後、4月中旬才能脫離流感季。無論是流感、新冠肺炎、過敏性鼻炎,都會有呼吸困難的症狀,一旦覺得呼吸卡卡、甚至喘不過氣來,是不是就要趕快就醫呢?如果想看醫生要掛哪一科?又可能是罹患什麼疾病?
閱讀更多
2023-03-21
郭美懿整理
新冠疫情趨緩,但仍有許多人受 長新冠 症狀所苦,時常感覺胸悶、氣喘、疲憊,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提醒,新冠病毒感染後的 長新冠 有許多心肺共病,包括肺纖維化、微血栓、心律不整、肺動脈高壓等,不能只當是 長新冠 後遺症而輕忽。
閱讀更多
2023-03-08
郭美懿
疫情延燒逾3年,全台累積確診人數已突破千萬,幾乎近半國人都曾罹患新冠肺炎。但染疫後不只可能有腦霧、食慾低落、容易喘等後遺症,也可能導致肌肉流失,最新研究指出,每5位 長新冠 患者就有3位出現長達約6個月的肌肉無力或疲勞倦怠問題,可能造成肌少症提前報到!
閱讀更多
2022-12-01
羅佳琳醫師口述整理
近年來,乳香精油愈來愈受歡迎,甚至成為協助修復身體發炎的調養品。其實乳香本就來自於乳香屬 (Boswellia) 植物中的芳香樹脂,這些從乳香樹受傷部位滲出來的樹脂功能如同結痂,能讓傷口痊癒。因此在後疫情時代,對協助身體修復也具有極佳的保養功效。
閱讀更多
2022-11-24
郭美懿
45歲的陳先生平時的生活規律,近半年來卻總感到身體疲憊、昏昏欲睡,到了晚上9點、10點就體力不支躺平。他以為自己工作忙碌,只是「爆肝」,買了保肝藥服用,卻一直不見好轉。沒想到就診才發現,他竟然已是第四期的重度慢性腎臟病,差一步就是需要洗腎的第五期!
閱讀更多
1/ 2
第 1頁,共 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