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0
康哲偉
編按:作者曾擔任知名職場雜誌副總編、財經管理雜誌副主編,在邁入中年,全力拚搏事業之際,卻遭逢父親意外跌倒,短短一年,時年79歲的父親由健步如飛到二度跌倒臥床,全職照顧的母親也因心神、體力不繼出了車禍,於是家人分工、醫療、財務、看護與法律等問題紛沓而至。父親逝去後,他決定分享自身經歷,企畫這本給上班族看的「知老小百科」。
閱讀更多
2024-11-19
李偉文
以前的人追求長壽,現代人重視活躍老化,因為健康的長壽才是真長壽,但是當我們可以健康地活著之餘,就不免會思考,如何活出讓自己覺得很值得,沒有遺憾的人生呢?
閱讀更多
2024-10-09
NOW健康
焦慮、失眠是現代人常見文明病,失眠原因包括內在與外在因素,焦慮與失眠常會互相影響,很多人以為睡的時間夠多就是睡好。醫師表示,睡醒後仍感覺不舒爽、疲累,就是1種失眠表現;另外,年長者大腦或身體退化、有慢性疾病、血液循環差,也都與焦慮、失眠有正相關。
閱讀更多
2024-09-27
郭美懿
今周刊週五(9/27)舉行第8屆熟齡論壇,請到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親臨現場,分享多年來如何「啟動善的循環,把愛送出去」。許多接觸過張淑芬的人,都對她的敏捷思考力、快速反應印象深刻,讓人好奇今年已屆80歲的張淑芬,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對此,張淑芬坦言自己的優勢是「基因」,也不糟蹋身體不熬夜,就是做一般人做的事情,因為個性活潑外放,對許多事抱持熱情。她笑說,每個人有基本天生的記憶力與反應力,重點是即使年紀大了,也別把心思「放在呆呆的部分」,而是放在活躍的地方,「有些事情你懶得去想,這時候反而要自己多去想,讓腦力多活一點吧!」
閱讀更多
2024-09-13
郭美懿
66歲的J先生是傳產公司的老闆,他年輕時辛勤創業,因為工作繁忙常睡在工廠,假日也鞠躬盡瘁,幾乎沒有自己的休閒時間與興趣。隨著公司營運逐漸步上軌道,他開始將工作移交給幹部處理,想好好享清福。沒想到空閒時間變多,自己卻沒有生活嗜好,加上體力也退化,他開始出現焦慮、心慌、失眠、頭痛、腸胃不適等症狀,就醫後被診斷為「焦慮症」。醫師除了給他藥物治療,也安排J先生接受個別心理治療,鼓勵他培養唱歌、旅遊等興趣,尋找生活樂趣,並提醒子女多陪伴父親,J先生的焦慮及失眠症狀逐漸獲得改善。
閱讀更多
2024-09-12
蔡曉萱 整理
近年來,失智症有年輕化趨勢,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黃怡臻醫師指出,雖然大多數病人年齡較大,但也有部分年輕人因家族遺傳、腦血管疾病或頭部外傷而罹患失智症。無論年齡大小,及早發現與治療是控制病情的關鍵。
閱讀更多
2024-08-27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談到好油很多人會聯想到橄欖油,但缺點是發煙點低,營養師李婉萍表示,榛果油發煙點攝氏220度較橄欖油高,若想只用1款油「煎、煮、炒、炸、燉、滷」穩定地用到底,她推薦榛果油,不僅富含Omega-9、維生素E、酚類化合物,有助減少老化、失智與癌症風險,且發煙點較高,也比橄欖油便宜。
閱讀更多
2024-07-31
理查‧瑞斯塔克
聽損者與他人交談時,就像我們跟外國人練習對話一樣,聽跟說都要花費許多精力。聽錯話、誤解對方的意思,聽損者就會感到尷尬又難堪,甚至產生輕度的認知障礙,邏輯與思考能力受到影響;長時間持續下去,就會演變成失智症。
閱讀更多
2024-07-16
優照護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閱讀更多
2024-07-10
理查.瑞斯塔克
減輕壓力可以降低失智症的發病機率,雖然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但大家還是會經常忽視。每個人所感受到的壓力不同,起因包括外在事件以及自身能力無法應付他人的要求。而且,即使遇到相似的情況,每個人能承受的範圍也不同,正如有些人會把壓力當作是挑戰。因此,某件事物是否會成為壓力源,就看當事人的主觀感受與判斷。
閱讀更多
1/ 14
第 1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