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4
聯合報/記者 王長鼎
今周刊編按:新北市中和區周五(2/3)傳出一家4口3人成乾屍的人倫悲劇,僅存84歲的失智父親獨活!楊姓一家2個兒子因病無法自理生活,84歲父親則罹患失智症,平日起居全靠81歲的母親陳姓婦人打理。悲劇疑似因陳婦猝死,致使2個兒子陸續死亡,警消破門時赫見老翁就在2兒子的遺體邊喝粥,詢問事發經過,僅淡淡地表示:「兒子們睡很久了!」檢警週六(2/4)相驗後確認陳姓老婦人與2名兒子是病死與自然死亡,無受傷及自殺跡象,排除外力介入,目前遺體已發還楊家親友處理,社會局也介入協助後續處置。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中和4口身心障礙家庭悲劇,2/2社會局和衛生局社工、公衛護士在聯絡時一直沒有聯絡上,所以通知里長到現場去看,才發現這樣一個悲劇,已安排老父親到照護機構安置,喪葬部分也會全力協助。侯友宜說,新北市有高壓力喘息負荷專案,民眾有需要時由社工來幫忙,讓家屬能減輕負擔,以不斷地關心以及提供更多的方案,來照顧身心 障礙者 。
閱讀更多
2022-10-25
蕭婷方
《今周刊》於10/25舉辦第六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莊宜芳、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合勤健康事業總經理李柏憲,以「迎向熟齡健康生活」為題,鼓勵長者著重自身健康並預先規劃未來,才能愜意、有尊嚴的享受退休生活。其中,運動被視為老後健康最重要的一環。專精失智症研究的陽明交大副教授莊宜芳表示,想預防失智、延緩老化,最好在進入中年後就保持「三動」:運動、動腦、社會互動。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也從多年臨床經驗發現,擁有運動習慣的人腸道健康比較好,運動更能促進腸胃蠕動、提升體內環保,鼓勵大家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閱讀更多
2022-07-29
喬許.布朗, 布萊恩.波提諾
克莉斯汀.賓斯是晨星個人財務公司總監,也是晨星網站「Morningstar.com」的資深專欄作家。她深知多數投資人投資不是為了賺大錢,是為了支付孩子的學費,或取得退休後的財務保障;同時又希望投資能儘量簡化,讓生活保持正軌。因此,她提出自己私底下如何「花最少時間做最有條理的配置」。
閱讀更多
2022-04-13
南亨到
此刻是攝氏零下四.四度,我剛被寒風賞了兩巴掌的上午九點。我站在一面圍牆前,踮起腳尖往陽光照射不到的另一頭瞧,果然猜對了,有些褪色的褐色箱子。箱子上的封箱膠帶又厚又髒,以指甲用力摳也不太容易清除,後來以拳頭「砰砰」地敲打箱側,才順利把膠帶與箱子分離,一口氣撕除。
閱讀更多
2021-10-14
蕭婷方
高雄市鹽埕區「城中城」大樓10/14凌晨突發大火釀多人死傷悲劇,火勢從一樓開始劇烈蔓延,截至當日下午4點為止,計41人受傷,46人死亡。這棟屋齡40年、早年曾是鹽埕區繁華地標,百貨、酒樓、餐廳、冰宮一應俱全,風光一時。隨著商圈與人流轉移,百貨歇業、店面也逐漸荒廢,一度曾因設施老舊規劃改建,卻因產權複雜作罷,現成社會底層棲身之所。消防員凌晨將受傷住戶一一抬出,不少是獨居長者、失智者、身心 障礙者 與經濟弱勢。當地民眾說,這裏環境髒亂、幾乎無人駐足被封為「第一鬼樓」,常傳出不少老人猝死多日才被發現、也常有住戶自殺傳聞,當地人不輕易靠近。
閱讀更多
2020-10-13
蔡宏斌
靠窗的那張床,陽光靜靜的灑落,映在老爺爺的身上。江老爺爺今年75歲,江奶奶一邊幫老爺爺按摩雙腳,一邊心疼地說:「我的老伴已經這樣躺了20年了!他是一位大學教授,20年前在課堂上突然倒下,台下的學生見狀立刻衝到講台上幫忙急救送醫,命被救回來了,卻也因為腦出血嚴重,開刀預後不佳,就這樣成了植物人,一躺就是20年。」
閱讀更多
2020-07-21
上野千鶴子
我之所以研究照護相關問題,是希望自己能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否則就無法得到令人滿意的服務品質。以下是依據我研究成果所整理出來,如何能享受良好照護服務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受照護者應具備的十大素養。
閱讀更多
2020-04-24
林芷揚
劉先生是一位61歲的退休商人,自稱過去因為工作需要,菸酒不忌,59歲那年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放了支架救回一命後,就開始整天都感覺頭暈暈的。起初,其心臟科醫師認為劉先生是心肌梗塞後,擔心生命再次有危險,而引起相關的焦慮症狀,只要服用輕度的抗焦慮藥物就可以緩解,但劉先生頭暈的感覺一直存在,讓他整天生活都很痛苦。其後,又被診斷有憂鬱症,但服用抗憂鬱劑,病情也不見起色,反而造成頭昏加重、無力、想睡覺的症狀。出現暈眩、頭暈、頭昏的症狀時,究竟應該看哪一科?
閱讀更多
2020-03-24
林芷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20例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病例。
閱讀更多
2/ 4
第 2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