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優照護
我是獨生女,待在娘家被當寶,而且有媽媽幫忙帶小寶寶,我成了一個「好命」的新手媽媽,閒著閒著就回原來公司上班了。但這種好命好像遭天妒,自從爸爸開始洗腎後,我就180度轉彎變成了最忙碌的單親媽媽。
閱讀更多
2023-07-28
偉文隨筆
下背痛除了明顯的突然外力受傷之外,大多是慢性發炎或長期姿勢不良造成,常常一開始是支持脊椎穩定度的肌肉、韌帶拉傷或痠痛,變得沒有力量,再慢慢進展到脊椎的椎體本身產生結構性改變,像是椎間盤突出、骨刺或退化性關節炎……等等。
閱讀更多
2023-07-17
優照護
公公去年中風了,整個家族都籠罩在憂心忡忡的氣氛下,但真正被影響到生活的,卻是身為媳婦的我。為了照顧公公,勞心勞力不說,生活步調大亂,更氣人的是,其他家族成員卻認為我的付出是理所當然,對公公的狀況稍微有些看不慣,就對我比手劃腳、冷嘲熱諷,這就是當媳婦的命嗎?
閱讀更多
2023-07-06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婆媳關係是一個家庭中最特殊,又牽扯涉廣的關係狀態,我們鮮少接收到比較正向的婆媳關係,通常聽到的是媳婦需要咬牙忍耐、披荊斬棘、調整自己才能在嫁入的婆家裡生存下去。當媳婦經歷諸多苦難,終於「熬」成婆時,那些內在酸甜苦辣、心裡的傷好像就突然可以有一個出口了!
閱讀更多
2023-06-29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黃亞琪主筆
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乳癌是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及死亡率第3位,每年新增約1.5萬名病人,平均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被確診乳癌。包含歌手朱俐靜、前民視主播張瑞玲、星座專家薇薇安,都因乳癌而離世。儘管乳癌致命,但仍有機會爭取更高的治癒機率,若透過正規治療,乳癌5年整體存活率可高達85%,其中0~1期個案高達95%以上,第2~4期也分別可達89%、70%與21%。國健署提醒,45至69歲以及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乳癌有年輕化趨勢,許多病例還不到40歲就得到乳癌,如以《犀利人妻》奪下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的37歲女星朱芯儀,也在去年3月宣布罹患乳癌2至3期,歷經一整年的化療、乳房切除及重建手術,宣告戰勝病魔。朱芯儀說,她在2021年11月發現兩邊胸部大小不一,洗澡時自我檢查又摸到「一顆東西」,因此趕緊安排檢查,確認罹患乳癌第二至三期,且已經擴散淋巴。她勇敢抗癌,除了完成化療,也進行乳房切除手術。朱芯儀曾在臉書上寫下長文,提到自己開刀後煎熬一整個月沒有辦法睡好覺,不能翻身、不能側躺,「但經歷了多麼艱辛的一役,我的命救回來了!」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俊升醫師提醒,乳癌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但早期發現多半預後良好,大部分開完刀,做完化學治療,吃抗荷爾蒙藥物5年,就可結束療程。(原文刊載於2022/3/9,更新時間為2023/6/29)
閱讀更多
2023-06-09
趙閎毅
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共同籌設,斥資新台幣45億元,由臺北榮總籌劃設立我國第一座「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於2023年5月15日上午舉行開幕儀式,以高能量放射線破壞惡性腫瘤的DNA,象徵我國癌症放射治療進入嶄新紀元,重粒子將成為未來治癌新利器,提供國人多一項治療選擇。
閱讀更多
2023-06-09
偉文隨筆
人生困惑也好,不懂沒關係,但是我們要把不懂的地方標記下來,以後才能記得我們當初曾經有那些疑問,而獲得最後的答案。
閱讀更多
2023-05-27
彭蕙珍
如果你不到30歲,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會勇敢離職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嗎?1989年出生的雙胞胎姐妹—布蘭達(朱雅薇)和維尼(朱偉菱)就是這樣的年輕人。大學念企管系、研究所念財金的她們,都進入銀行當儲備幹部,不到30歲月薪逾5萬,同時對上班族工作和生活感到厭煩。28歲那年勇敢離開高薪工作去創業,當起YouTuber。儘管月收入是過去的一半,但她們笑道:「現在的生活別人或許很難理解,不過我們正過著猶如極樂世界與天堂般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3-05-26
稻村悠
作者曾是日本警視廳公安搜查官。回歸民間後,他將畢生習得用來引導珍貴情報的技巧,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如何識人心機,並與他人構築強烈的信任關係。
閱讀更多
2023-05-23
胡肇芳 整理
大樂透112000033期在今年3月14日開出,頭獎1億「1注獨得」開在台中市大甲區「鑫穩贏彩券行」,台彩周一(5/22)公布中獎人身分,為1名50多歲傳產業主管,只花200元就幸運中頭獎。據了解,獎金1億扣掉20%稅金,實拿約8000萬,但他豪氣捐出3940萬,這也是台彩有史以來捐款比例最高的一位。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