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6
郭美懿
女星大S(徐熙媛)赴日旅遊因流感併發重症不幸病逝,催出民眾搶打疫苗潮,而流感疫情在春節連假結束後攀升,不少診所湧現看病人潮,更有開業多年的醫師形容,人生第1次看診看到「頭腦斷片」!不過冬季原本就容易感冒,許多人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得了流感或小感冒、到底要不要吃抗病毒藥?對此,醫師用3口訣提醒民眾識別:若出現「一燒(發燒)」、「二痛(頭痛、明顯肌肉痠痛)」、「三疲倦」時,就可能是感染流感,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5-01-09
郭美懿整理
本土麻疹疫情升溫!據疾管署統計,國內已累計16例確診個案,目前掌握接觸者已達3123人,其中1609人監測期滿,創下5年來匡列人數最高紀錄。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也在臉書提醒,麻疹傳染力極高,是新冠的6倍,病人方圓2公尺內皆是 飛沫傳染 範圍,加上病毒可在空氣中停留2小時,只要「走過」,就可能被感染!
閱讀更多
2024-06-14
郭美懿整理
近來確診人數暴增,疾管署示警新冠(COVID-19)疫情再度捲土重來!這次新冠疫情流行期為Omicron變異株以來的第6波,預估高峰將落在8、9月。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則觀察到,近期快篩陽性率變高,而且與前5波流行期相較,這波新冠確診者症狀表現明顯嚴重,「10個人有7個發燒」、全身痠痛,「病毒似乎變得比較凶!」提醒民眾多留意。(原文刊載於2022/5/5,更新時間為2024/6/14)
閱讀更多
2024-02-05
照護線上
「65歲民眾可以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囉!」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醫科曹玉婷醫師指出,「為了長者提升保護力,避免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導致嚴重併發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已從71歲放寬至65歲,並納入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大家一定要趕緊帶家中長輩到醫療院所接種!」曹玉婷醫師說明,肺炎鏈球菌可潛伏在鼻腔,並透過 飛沫傳染 ,許多人原本就處在健康帶菌的狀態,但是在免疫力下降的時候,肺炎鏈球菌便趁虛而入,造成感染,例如在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之後,可能出現次發性肺炎鏈球菌感染。
閱讀更多
2022-11-25
游惠捷醫師
牙周病顧名思義就是牙齒周圍的疾病,主要發生在牙齒和牙齦交界的地方,細菌會讓牙齦發生發炎、紅腫容易流血等現象。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確實的清潔牙齒或是使用牙線的習慣,導致細菌在牙齒周圍累積。所以口腔的照護,不能只在乎牙齒,牙齦的健康狀況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就讓我來跟大家分享關於牙周病的冷知識。
閱讀更多
2022-01-07
照護線上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是大家高度關注的問題,不過流感病毒可沒有沉寂,流感會不會出現大反撲,是目前全世界都很關心的議題。臺大兒童醫院黃立民院長表示,流感疫情與邊境管制措施有關,隨著政策的調整,流感再流行的機會相當大。因為已經兩年沒有流行,加上監視結果顯示,流感病毒株已經改變,所以當流感疫情升溫,可能出現大流行。
閱讀更多
2021-11-24
照護線上
「已經打過流感疫苗,為何還是會感冒?」「車禍受傷,需要施打破傷風疫苗嗎?」「小時候得過水痘,需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嗎?」「B型肝炎抗體消失了怎麼辦?」「最近剛生產,適不適合接種HPV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或許你也曾經有過這些疑問,究竟成年人該接種哪些疫苗?又要在什麼時候施打疫苗呢?。
閱讀更多
2021-07-21
林靜芸醫師
林董70歲,還沒退休,白天上班,晚上應酬,過著忙碌的生活。林董商場的朋友很多,他們人生提早退場的原因不外是癌症、心肌梗塞或是中風。林董每年體檢,很驕傲自己除了感冒以外,沒有大毛病,所以今年過年前公司忘年會上,林董喝得很高興,回家倒頭便睡,應該是著了涼,隔天打噴嚏,流鼻涕,林董沒當一回事,晚上繼續跑攤。
閱讀更多
2020-10-23
照護線上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各國都殷殷期盼著疫苗誕生,不過要提醒大家,流行性感冒和肺炎鏈球菌也是我們生活環境中不容忽視的健康威脅,高風險族群務必預先做好準備。
閱讀更多
2020-03-04
NOW健康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今(2)日提出,按照目前中國大陸COVID-19(武漢肺炎)患者樣態分析,感染者約3成呼吸症狀輕微,約7成僅發展成非致命肺炎,康復機會非常高,因此不用過於擔心,如果仍然擔心感染,只要謹記不論室內室外,人與人距離能夠保持1公尺以上,就能降低大部分染病風險,但仍建議減少人潮聚集的活動。
閱讀更多
1/ 3
第 1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