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6
陳秀丹
我一直感到很憂心的事情是,因為醫療知識的不對等,導致病人或家屬做出錯誤的決定。例如已是癌末且癌細胞多處轉移、即將往生的患者,還被家屬要求要化療、急救、插管⋯⋯等。
閱讀更多
2019-09-13
周慕姿
看到她的痛苦,為了你而犧牲、放棄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時,這個重複的意象,似乎能安撫你內心的空洞,過去你的痛苦與委屈,好像也暫時受到了舒緩。於是,「苦命的女人」,在台灣社會中,不停不停地被複製;而被壓迫者,有些成為壓迫者,繼續強化、支持這樣的壓迫文化。
閱讀更多
2019-09-13
周慕姿
「引起性慾是羞恥的。」「身體被侵犯是羞恥的,代表自己髒了。」……這種對「性」的標籤,對女人的「守貞教育」,使得許多女性,既瘋狂地追求社會價值所謂的「好身材」,卻又矛盾地害怕自己的身體引來別人目光,甚至行為的侵犯。
閱讀更多
2019-03-19
廖元鈴
說起話來軟綿綿、面對鏡頭仍是有些生澀,很難讓人聯想,她是曾在金馬獎舞台上,堅定地表達台灣人願望的導演傅榆。面對爭議風波,傅榆不想著墨太多,反而希望這部受金馬獎肯定的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勇闖奧斯卡獎,讓台灣走上國際舞台,被更多人看見。
閱讀更多
2017-10-31
圓神出版
你曾想過,有什麼樣的朋友是你絕對不會往來的?因為你不接受、不認同她的價值觀或她所做的事。
閱讀更多
2017-10-31
林耕新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表面上是以他人為出發點的關愛,但其實是一種情緒勒索,為的是達到自己的目的。
閱讀更多
2017-01-26
鄧麗萍 研究員/黃家慧
我們曾經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改變世界;然而,隨著景氣低迷、貧富差距擴大,相信改變的信念失落了。直到這一、兩年,公民力量的崛起,讓台灣重新迎向改變成真的曙光。2015年,就讓我們找回最珍貴的信念,從自己開始,你就是力量。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啟動一場小革命!
閱讀更多
5/ 5
第 5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