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體能

顯示第 26127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糖尿病易心臟病、腎衰竭 做2個動作、血糖監測保命

tCol 2019-06-18

華人健康網

糖尿病易心臟病、腎衰竭 做2個動作、血糖監測保命

糖尿病可說是「國民病」,患者最擔心併發症,高血糖會使血管變硬、腎功能受損等,於是併發為中風、心臟病、腎衰竭,而有奪命風險!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目前糖尿病人數已經突破200萬人,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

閱讀更多

英文不夠好也不怕!54歲自助旅行法國、瑞士、芬蘭...「做什麼都是第一次,突破就好了!」

tCol 2019-05-21

林芷揚

英文不夠好也不怕!54歲自助旅行法國、瑞士、芬蘭...「做什麼都是第一次,突破就好了!」

「我自己去首爾7天,把他們的地鐵搞得一清二楚!其實站名我都看不懂,但我就記韓文的那個圈圈叉叉,哈哈!」「在法國的時候也不懂法文,我就去記每個站名大概的發音,其實我的唸法都是錯的,但只要能搭車就好了!」54歲的Vivian退休後,經常一個人自助旅行,即使語言能力有限,照樣勇敢闖世界。

閱讀更多

更年期易心肌梗塞猝死?國健署提醒:每天做對5件事,遠離心血管疾病

tCol 2019-05-20

華人健康網

更年期易心肌梗塞猝死?國健署提醒:每天做對5件事,遠離心血管疾病

天氣急遽寒冷,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節,尤其是更年期女性,也是高危險族群,千萬別輕忽!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死因統計,心臟病高居女性死因第二位,若再加上高血壓、糖尿病等血管相關死因,心血管性疾病年奪2萬4105名女性性命,號稱「隱形殺手」。由於女性在更年期前有荷爾蒙保護,輕忽預防重要性,再加上罹患心臟病的症狀與男性不同,往往不以為意,其實,心血管疾病已悄悄找上門卻不知。

閱讀更多

林嘉鴻專訪》3個方法,與糖尿病和平共處:接受它,才能活出自信

tCol 2019-05-20

鍾碧芳

林嘉鴻專訪》3個方法,與糖尿病和平共處:接受它,才能活出自信

升國三那年被診斷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林嘉鴻的人生因此改變。從一開始的抗拒到接受,直到從生活中找出實用可行的飲食與運動管理策略,他說:「糖尿病其實一點也不可怕!」

閱讀更多

這7種肉易致癌!五大罹癌惡習快看你中了幾項

tCol 2019-05-09

華人健康網

這7種肉易致癌!五大罹癌惡習快看你中了幾項

長時間肚子脹痛、便祕甚至出現血便,可能是腸癌症狀!隨著國人飲食習慣西化,攝取過多高脂、高糖、精緻化食品,再加上蔬果攝取量不足等因素,大腸癌已連續10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之首。

閱讀更多

6種遠離癌症的生活方式,連醫師都在做!省錢又省力

tCol 2019-05-02

洛桑加參醫師

6種遠離癌症的生活方式,連醫師都在做!省錢又省力

預防慢性病、癌症,擺脫富貴病、文明病、習慣病的糾纏。從頭到腳,跟我一起這樣做,實行一段時間後,你將遇見更好的自己。

閱讀更多

沒有名片後,我是誰?中年後構築第二人生,只要好好活著,就會有好事發生!

tCol 2019-04-23

林靜君談心室

沒有名片後,我是誰?中年後構築第二人生,只要好好活著,就會有好事發生!

過去,我們說「薑是老的辣」,經驗資歷在職場上是有價值的。現在,不得不坦承「肝愈新鮮愈好」,據說30歲在IT業已經是老人。高速變化的職業環境裡,中年人萬一失業,要如何度過職涯險境?

閱讀更多

中暑或熱衰竭怎麼辦?有哪些症狀?醫師教你安全處置!

tCol 2019-04-23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中暑或熱衰竭怎麼辦?有哪些症狀?醫師教你安全處置!

中暑或熱衰竭都是地處於熱帶與亞熱帶交界的台灣,除了曬傷以外,在炎炎夏季中常會發生的熱傷害。什麼是熱傷害呢?其實熱傷害是指身體在酷熱的環境下無法有效維持正常體溫,進而產生不適的症狀。每當夏天來臨之際,電視機或報章媒體時不時會報導氣溫突破歷史新高,或是有人因熱衰竭或中暑而被送入醫院治療的新聞。若不及時處理中暑或熱衰竭,身體持續的高溫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風險。就以中暑來說,嚴重的狀況下死亡率可達 63%之高。

閱讀更多

身體狀況百出是因缺B群!神經科醫師告訴你少了哪些元素

tCol 2019-04-18

林志豪醫師

身體狀況百出是因缺B群!神經科醫師告訴你少了哪些元素

維生素B群包括維生素B1、B2、B5(Pantothenic acid)、B6、B12、維生素M(Folic acid)、維生素H(Biotin)、維生素PP(Niacin)等共八個維生素,這些維生素B群是水溶性的,除了維生素B12外,其他各種維生素B群都無法儲存在我們體內,很容易從尿液中排出。

閱讀更多

林志豪醫師:每天做2個動作,高血壓、巴金森、失智症一網打盡!

tCol 2019-04-15

林志豪醫師

林志豪醫師:每天做2個動作,高血壓、巴金森、失智症一網打盡!

腦神經內科門診有非常多的慢性疾病如中風、三高、失智、巴金森症、頭痛、頭暈、神經痛、全身痠痛、疲倦無力以及失眠等等,治療要達到效果除了藥物,更重要的是配合適當的生活習慣調整,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適當的運動。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