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7
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
「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5」排名公布,這是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與全球數據公司「Statista」連續第7年合作,除了公布全球前250強醫院,也發表各國當地醫院排名。台灣前年第一次有醫院上榜,台大醫院以全球排名第249名,名列前250強。去年和今年則是台北榮總成為全台唯一上榜醫院,去年218名,今年208名。
閱讀更多
2025-02-14
照護線上
「那是一位晚期肝癌患者,發現時腫瘤約10公分,而且已經侵犯門靜脈。」 高雄長庚醫院 放射診斷科余俊彥醫師表示,「經過討論後,決定接受釔-90治療,從肝動脈注入釔-90微球進行體內放射治療。」三個月後的電腦斷層影像顯示,腫瘤縮小到約4公分,於是接受手術治療。余俊彥醫師說,目前已經過4年,患者的狀況穩定,沒有復發的跡象。
閱讀更多
2025-02-13
照護線上
肝癌是台灣重要的健康議題,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會在較晚期才發現肝癌。 高雄長庚醫院 放射診斷科教授鄭汝汾醫師表示,當腫瘤較大、較多或侵犯重要血管時,可能無法直接進行切除或肝臟移植,必須考慮多種整合性治療,包括肝動脈栓塞、標靶治療、免疫治療、釔-90微球放射治療等。接受這些治療後,如果能夠讓腫瘤降期,患者便有機會接受手術切除或肝臟移植。
閱讀更多
2024-06-19
癌症希望基金會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白血病(CML)的一種,也就是俗稱的血癌,每年新增病例為200多人。一般人聽到血癌就聞之變色,不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標靶藥物可以治療,多數人使用一個藥物就可「完封」,十年存活率高達92%。最新的第三代標靶藥物有機會提高停藥的機率,縮短用藥時間,因此一定要積極接受治療、規律服藥、定期追蹤。
閱讀更多
2024-03-04
胡肇芳 整理
知名歌手張洪量2008年和立陶宛籍體操選手吉卡特麗娜瑟爾烏(Jekaterina Servut,暱稱Kate)結婚,育有一對子女,Kate在2021年底因肝功能惡化,於 高雄長庚醫院 進行換肝手術成功。不料傳出她在換肝1年後因肝臟發生異常,於2022年不幸病逝,而張洪量去年在馬來西亞舉辦演場會,提到妻子時數度泣不成聲。根據榮總衛教資訊,肝臟移植手術的成功率大約7到9成以上,成功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受贈者當時病情的穩定度。如果病情危急,相對的手術風險就會高,成功率就比較低。如果手術一切順利,又沒有排斥、感染或其他併發症發生,平均在3週到1個月內就可以出院。
閱讀更多
2023-02-06
郭美懿整理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驚傳昨(2/5)日下午圓寂,享耆壽97歲。星雲大師晚年健康頻亮紅燈,中風後腿部不良於行,但他不受病痛影響,若遇重要場合仍堅持站起來主持、接待,讓人感受到他的堅韌意志力。據報導,他曾向醫療團醫師表示「出家人不怕死」,如今走完圓滿一生,也算放下人間苦痛。
閱讀更多
2022-11-04
照護線上
「醫師,我又昏倒了。」50歲的王女士說。「當時是什麼狀況?」「那時正在慢跑,突然就昏倒了。」
閱讀更多
2021-12-20
照護線上
「為什麼要做骨髓移植?」「移植後會出現排斥嗎?」「治療藥物好多種,有什麼差別?」「如何知道疾病復發呢?」
閱讀更多
2021-12-10
李易紓
知名歌手張洪量周五(12/10)上午現身 高雄長庚醫院 康復説明會,為的是感謝高雄長庚院長陳肇隆團隊執行「活體肝移植」,成功將立陶宛籍太太Kate從鬼門關搶救回來。張洪量的太太今年4月開始出現黃疸、倦怠、食慾不振、腹脹,2個多月前肝功能惡化,合併大量腹水、肋膜積水及感染,且因肝衰竭急速惡化,因此急轉至高雄長庚求助院長陳肇隆。
閱讀更多
2021-11-17
林暐鈞
「謝謝醫師團隊的醫療,讓我有好好活下去的機會,四肢活動恢復正常。」台灣每年新增近5千例淋巴水腫病人,四肢腫脹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然而能治療此疾的醫師少之又少,「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的出現,為這場困局帶來光亮。56歲梁女士,過去6年苦於左下肢淋巴水腫,並因皮膚滲出淋巴液造成反覆感染發燒,所幸經 高雄長庚醫院 整形外科副科主任楊家森超顯微手術後,恢復極佳。
閱讀更多
1/ 4
第 1頁,共 4頁